业态融合“破圈”:乡村文旅展新貌
假日期间,古民居游、乡村生态游、果园观光游等多条精品线路备受青睐。不少市民游客选择走进城郊乡村,在特色游乐、非遗展演与农家美食中体验田园生活,解锁假日休闲的新方式。乡村生态旅游呈现蓬勃活力,成为假日文旅市场的一大亮点。
麦积区甘泉镇的“花牛”苹果基地里,果香四溢,笑声阵阵。游客们手提果篮,在果农的指导下体验采摘乐趣。秦安县陇城镇凤尾村的“农贸大集”上,花椒、苹果等农特产品琳琅满目,游客们边尝边买,满载而归。“既能看古民居、体验非遗,还能买正宗土特产,安排得太贴心了!”在秦州区孙集村,陕西游客唐婧刚刚体验完当地的剪纸技艺,又兴致勃勃地去品尝浆水面。
平南镇苏湾民俗庄园将乡村风情与夜间经济深度融合。夜晚10点,水上飞人、仙女散花、打铁花、烟花秀等节目精彩上演,让游客沉浸式体验民俗与自然之美。庄园的“月光市集”上,30个非遗摊位一字排开,皮影戏、捏面人、草编手作等传统技艺引得游客驻足。孩子们围着摊位看得入迷,家长们则顺手挑选心仪的文创纪念品。“除了精心策划的节目展演,我们还引进麻辣烫、杂粮煎饼等多种特色小吃,一站式解决游客吃喝玩乐需求,提升游客体验感,‘双节’期间日均接待约8000人次。”庄园管理员董微微说。
花舞南山文旅小镇里,生态体验与消费场景无缝衔接,高峰期单日游客超1.2万人次。“带孩子玩高空漂流,正好遇上非遗师傅的‘云雾茶会’。”游客赵楠笑着展示手里的茶叶礼盒,“南山云雾茶喝着舒坦,看娃对茶艺表演感兴趣,顺手就买了两盒同款茶叶。”七彩滑道出口,现炸的“花舞土鸡”香气扑鼻,引得游客排队购买。
服务保障“暖心”:细节之处见真情
“导航直接到市政府停车场,免费又方便,工作人员很热情。”北京游客纪唯颖对天水的停车服务赞不绝口。为缓解假日停车难,天水推行“全域免费停车”政策,市区两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具备停车条件的33处停车场开放1104个免费车位,解放路、自由路等6条路段同步实行免费停车。伏羲庙新建地下停车场投用210个车位,与游客服务中心无缝衔接,支持实时车位查询与电子支付,有效提升了通行效率。
为全面提升游客体验,全市各相关部门节前开展全覆盖督查,重点检查景区安全、导游规范、环境卫生等环节,并在假日期间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准确了解和掌握全市旅游动态,快速处置游客诉求,积极主动向游客推介旅游线路,引导游客正常出行,确保全域服务质量。多家酒店民宿为住客提供免费行李寄存、手写旅游攻略,部分商家还赠送雨伞、雨衣、麻辣烫料包等,用细节传递城市温度。
“节前我们联合公安、交警、消防等部门进行了‘地毯式’检查,还组织开展了应急演练。雨天专门增设了防滑标识和摆渡车接驳点,确保游客旅程的安全。”麦积山大景区管委会副主任胡波表示。伏羲庙景区增开售票窗口,21名志愿者每天在入口、窄道等关键区域疏导,累计服务时长超600小时。“看到老年人和需要帮助的游客就主动上前帮扶,听到大家说‘贴心’时,特别有成就感。”志愿者张悦道出了志愿服务者的初心。
从核心景区到乡野田园,从文化体验到服务保障,天水以扎实举措推动“流量”变“留量”,让游客在“千山万水 就爱天水”的品牌魅力中,收获一段舒心、安心、开心的旅程。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5年05月06日天水市麦积区仿古街美食飘香 游客“嗨吃”停不了
- 2025年04月27日【图片新闻】游客在平凉市静宁县界石铺镇李堡村的梨园赏花拍照
- 2025年03月24日2024年定西市接待游客2461万人次 实现旅游花费141.7亿元
- 2024年12月09日嘉峪关市星级酒店“接地气”五折优惠迎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