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激活假日经济
国庆中秋假期我市接待游客超409万人次

图为游客在伏羲庙内参观。 天水融媒记者 裴婷婷 张雷 摄
天水融媒记者 王琴 马仓仓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天水处处洋溢着文旅融合的活力与暖意。从麦积山石窟的千年微笑到伏羲庙的厚重人文,从古城街巷的非遗展演到乡村田野的沉浸体验,丰富多元的产品供给与细致入微的服务保障,共同绘就了一幅“羲皇故里”文旅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数据显示,假期全市累计接待游客409.6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4.02亿元,文旅市场呈现出繁荣活跃、质效齐升的良好态势。
核心地标“圈粉”:古今风光引客来
尽管阴雨连绵,伏羲庙依然秩序井然。西安游客强婷牵着儿子,在殿宇前认真聆听讲解。她说:“一踏进伏羲庙,就能感受到庄严肃穆的氛围,带孩子亲身感受伏羲文化比书本更有意义。”一旁的兰州摄影爱好者孙肖频频按下快门:“雨水把飞檐的线条勾勒得更清晰,随手一拍就是大片。”
“双节”期间,伏羲庙与天水市博物馆累计接待游客超17万人次,省外游客占比近六成,陕西、四川、宁夏等地的游客构成主力军。
天水古城800年树龄古槐下,汉代名将李广故居与现代茶馆、咖啡馆相映成趣;青砖巷陌里,身着汉服的姑娘款款而行,与红灯笼、古民居构成流动的风景。“在这里既能触摸历史痕迹,又能感受现代生活,古今同框的感觉很独特。”来自上海的游客冯阳阳在古城逛了整整一下午,手里拎着新买的瑞兽冰箱贴、五行手串等文创产品。这些以伏羲文化符号和馆藏文物为灵感的物件,成为游客“把天水文化带回家”的最佳载体。
雨雾中的麦积山石窟宛若一幅水墨长卷,游客沿栈道缓行,恍若步入仙境。“雨雾让石窟更添神秘,能亲眼看到‘麦积烟雨’也算不虚此行。”贵州游客杜丽赞叹道。
“双节”期间,麦积山大景区接待游客达18.77万人次。景区推出AR智慧导览服务,游客通过手机就能观赏石窟造像的立体复原图像。科技与文化的完美融合让传统景区焕发新活力,石窟广场的“东方微笑 跨越千年——麦积山石窟保护历程展”更成为新晋打卡点。
在南郭寺景区,游客们循着“诗圣”足迹涌进千年古刹,聆听《二妙轩碑》和杜甫在秦州的故事;在甘谷大像山景区,游客瞻仰23.3米高的唐代泥胎大佛,穿梭于数十窟龛之间,探寻独趣天成的瑰丽美景;在秦安大地湾遗址,游客们驻足于古老遗迹前,感受其深厚底蕴……古今交融的沉浸式体验,让每一处文化地标都成为游客与历史对话的独特空间。
全域活动“升温”:多元场景聚人气
午后的天水市博物馆内逐渐热闹起来。“绝句不‘绝’——古筝乐器制作体验”活动现场,小小少年们围在台前,从构造框架到绘制纹样,专注完成属于自己的乐器;隔壁展厅的“三顾茅庐”场景搭建现场,家长与孩子亲密互动,共同动手复原历史画面,沉浸其中、乐此不疲。
“我们设计了8场特色活动,就是想通过‘动态展演+手工实践’的模式让文物‘活’起来,让传统文化更贴近年轻人。”市博物馆社会服务部副主任李瑛介绍,相关活动吸引超500名游客深度参与。
夜幕降临,秦州区自由路的衔月阁广场灯火璀璨、人头攒动,“拾光音乐汇”国庆专场每晚在这里准时开唱。古色古香的阁楼与现代灯光秀交相辉映,红歌合唱、乐器演奏、曲艺表演、经典联唱轮番上演。游客跟着旋律挥舞着手机荧光,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现场太火爆了,既能听歌又能感受天水的节日热情,值得一来!”来自陇南的游客雷苗难掩兴奋。
美食也成为文旅流量的“助推器”。“哈海英麻辣烫”店外,20多米的长队蜿蜒至街角。“从9月30日就异常忙碌,最多一天卖出上千碗。”店主哈海英笑着说。“就为这口正宗天水味,下再大雨也值!”广州游客陈巧云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麻辣粉,满眼惬意。一碗麻辣烫,已成为天水文旅的亮眼名片。市区各大餐馆里,浆水面、呱呱、面皮、八大碗等特色美食同样吸引大量游客排队品尝。
节日期间,各式文旅消费场景与文化教育活动相互融合、多点开花、全域拓展,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节庆体验氛围。麦积山剧场的沉浸式舞台剧《麦积山·乙弗传奇》引人入胜;秦州区苏湾民俗园的金秋非遗表演每日精彩上演;戏曲进乡村让传统艺术走进田间地头;书画名家现场赠书画活动传递文化温情;武山县“红色武山展”用珍贵史料讲述革命故事;秦安县“东方微笑·跨越千年”专家讲座带游客读懂文物背后的奥秘;清水县“研学揽秋韵·国庆寻根源”体验活动,让青少年在行走中学习历史;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童心向党·礼献祖国”研学社教活动,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文旅体验……从城市舞台到乡村角落,从专业演出到群众参与,多元化的文旅活动体系,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不断焕发新活力,让文旅消费在全域范围内持续升温,形成了“处处是景、时时可游、人人参与”的文旅发展新格局。
各县区还积极创新传播形式,组织网络达人开展线上直播,通过传统文化与时尚元素的跨界融合,让天水的节庆魅力突破地域限制,吸引更多人关注这座城市的独特风采。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5年05月06日天水市麦积区仿古街美食飘香 游客“嗨吃”停不了
- 2025年04月27日【图片新闻】游客在平凉市静宁县界石铺镇李堡村的梨园赏花拍照
- 2025年03月24日2024年定西市接待游客2461万人次 实现旅游花费141.7亿元
- 2024年12月09日嘉峪关市星级酒店“接地气”五折优惠迎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