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天水  >  天水要闻

上半年天水市累计服务零工群体2.09万人次 促成就业1.06万人次

 2025/07/14/ 09:40 来源:天水日报 记者 王琴

建设零工“小市场” 助力就业增收“大民生”

上半年全市累计服务零工群体2.09万人次 促成就业1.06万人次

  每日甘肃网7月14日讯 据天水日报报道【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王琴】近年来,为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着力解决群众找工难、企业招工难的结构性就业矛盾,天水市人社局持续推进零工市场(驿站)规范化建设,多举措促进零工群体多渠道灵活就业,上半年全市7家零工市场和18家零工驿站累计服务零工群体2.09万人次,发布岗位信息3.34万条,发布零工求职信息1.55万余条,累计促成就业1.06万人次,有效助力灵活就业人员等零工群体实现就业增收。

  “线下+线上”搭建平台,构建全链条服务网络。线下服务阵地提质,全市零工市场采用全省统一名称、统一标识,同时配套休息区、饮水机、零工食堂、充电桩等便民设施,打造“舒适候工+便捷求职”的一站式服务环境。甘谷县零工市场服务大厅通过求职登记、岗位发布、职业指导等窗口,配备LED岗位信息屏实时更新家政、物流、装修、农产品加工等十大类就业岗位。同步延伸服务至1个就业驿站和2个社区服务驿站,辐射全县产业园区及人口密集区域,让零工群体在“家门口”享受就业服务。线上服务平台增效,依托甘肃省人社综合服务平台、“如意就业—甘肃省公共就业服务网”和“零工市场”微信小程序发布用工信息,在微信视频号、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上开展“直播带岗”“直播驻厂探岗”,多形式延伸零工服务链条。秦安县依托2家县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17镇政务(便民)服务中心,实现线上线下同步点对点信息推送,做到用工信息发布“零距离”,就业岗位推介“零距离”,促进群众就业增收。

  “培训+指导”提升服务,打造全方位服务基地。定制化培训强技能,以“技能甘肃”建设为契机,紧盯市场急需紧缺的“热门”岗位,推出定制化技能培训,实现用工需求与培训提升有效衔接。上半年,全市共开展手工编织、电工、缝纫工、育婴员、电商创业等职业技能培训6840人次,有效推动零工群体与行业需求精准对接。5月,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突出餐饮产业特色优势,启动以“餐饮服务数字赋能”为主题的餐饮服务创业能力提升训练营,吸引了50余名有创业意愿、技能提升需求人员参加。精细化指导优服务,各县区零工市场日常配备2—5名专职工作人员,为零工群体提供职业规划、求职技巧、劳动法规等个性化咨询服务,切实保障灵活就业人员合法权益。武山县零工市场通过编制零工市场名录,及时掌握零工市场供求变化趋势,认真分析零工分布行业、地域、用工求职的特点,积极为灵活就业人员推荐符合自身要求的岗位,上半年累计开展指导服务150余人次。同时,深入企业宣讲就业补贴、社保减免等政策,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切实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增强企业发展信心。

  “人社+营商”部门协同,实施全流程服务行动。实施供需双摸排、资源双推送、权益双保障、能力双提升四个暖心行动,组织开展“零工进园 护航项目”专项行动。通过对各类园区企业用工需求普查和零工就业意愿摸排,建立《重点项目用工需求清单》和《零工就业意向登记台账》,及时通过“如意就业—甘肃省公共就业服务网”进行发布,促进供需双方信息有效互通,实现“即时快招”。实现“三个精准”目标。以“人社搭台、营商护航”为原则,建立“人社+营商+园区+企业”协同联动工作机制,统筹零工资源,建立跨区域精准调配模式,推动零工劳动活就业增收渠道,又为项目建设提供力与各类园区重点项目需求高效匹配,既拓宽群众灵人力资源服务保障,实现重点企业用工需求摸排精准、零工资源匹配精准、用工纠纷化解精准“三个精准”目标,有效解决企业用工短缺问题,促进群众灵活就业增收。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