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溯源+协同减排
科技治污守护“天水蓝”
每日甘肃网7月1日讯 据天水日报报道【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鞠玮莉 范少杰】5月以来,随着气温升高,臭氧已成为影响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依托省生态环境厅技术帮扶组指导,我市聚焦重点区域、重要领域、重点行业,通过控制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氮氧化物(NOx)两种臭氧前体物的生成,开展夏季臭氧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推动全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6月27日,记者来到天水铁路电缆有限责任公司,在通号车间外看到一个由集气罩和通风管组成的“大家伙”。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是有机废气活性炭吸附净化装置,主要用于收集车间内的有机废气。前些年,为满足国家对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和大气污染防治的相关要求,天缆公司分析工业废气无组织排放情况,在整体排放符合标准的基础上,加装两套有机废气活性炭吸附净化装置。这两台VOCs环保设施可有效处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废气,实现达标排放。
“自设备运行以来,经第三方检测,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浓度长期低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限值。废气由无组织排放改为有组织排放,有效防治了挥发性有机物造成的大气污染。”天水铁路电缆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监督管理部副部长申文杰介绍说。
据了解,我市近期积极推进夏季臭氧污染防治,在加大涉VOCs排放企业执法检查力度、督促工业企业落实污染源管控的同时,强化机动车尾气排放监管。在天水师院路,市生态环境局秦州分局工作人员正在对柴油货车进行尾气检测。执法人员严格按标准使用专业设备检测,并现场记录结果。
“我们定期开展抽测,对超标排放车辆依法整治。高温时段鼓励机动车错峰出行、加油站错峰卸油,多措并举推动臭氧污染治理工作。”市生态环境局秦州分局副局长杨小敏表示。
VOCs和NOx是臭氧污染形成的关键前体物。5月以来,天水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利用大气移动综合监测车,对重点区域污染高值时段和主要污染源进行综合分析,依据实时数据形成趋势分析报告。市县两级生态环境部门联动响应,整改反馈问题,精准防治臭氧污染。
在氮氧化物减排方面,我市加快淘汰高排放机动车,今年已累计淘汰国三及以下汽车900余辆。“在VOCs防治方面,我们强化对加油站、汽修厂、印刷厂等行业的监管,督促企业规范运行污染防治设施,严防VOCs泄漏。监测数据显示,我市臭氧浓度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副科长康芳霞介绍。
为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全力削减臭氧污染,我市将持续加大联合执法力度,紧盯重点管控时段、区域、行业及园区,推进VOCs与NOx协同治理,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提升,为低碳环保贡献力量。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5年06月13日临泽:戈壁“蓝海”吐绿电 减排增效助双碳
- 2024年12月24日甘肃省首笔造林碳汇CCER项目减排量预售落地张掖
- 2022年06月11日5年来 甘肃省电能替代432亿千瓦时 减排二氧化碳1.8亿吨
- 2022年04月19日高台县完成首单自愿碳减排(VER)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