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秦安县王铺镇迅速响应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紧扣“稳粮保供、产业振兴、农民增收”核心目标,以“一轴两核三中心五片区”产业规划为蓝图,秉持“早、快、好”工作作风,全面掀起春耕生产热潮,通过打造特色基地,为农业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走出了一条独具王铺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

在推进农业发展的进程中,王铺镇始终坚守“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马山湾流域,3000亩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已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新亮点。这里土地肥沃,气候适宜,为马铃薯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王铺镇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优良品种,采用黑膜双垄全膜覆盖栽培技术,有效保墒、增温、抑草,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水资源利用效率。此外,全程机械化作业贯穿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收获等各个环节,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同时,通过创新“产业党委+薯业协会+集体经济+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由现代农业产业园党委统一调度,整合各方资源,实现了从育种、种植到加工、销售的全链条升级。目前,该基地已带动周边多个村的村集体收入增长,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和基地务工实现了“双薪”增收。

吴河梁流域现已完成3000亩良种玉米的高标准机械化种植,玉米长势良好,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新的希望。为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王铺镇积极引入现代化农业机械,实现了从耕地、播种到田间管理的全程机械化作业,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此外,王铺镇还计划配套建设500头规模的肉牛养殖基地,形成“以种带养、以养促种”的循环体系。玉米秸秆将被加工成优质饲草用于肉牛养殖,而肉牛养殖产生的粪便则经过处理制成有机肥还田,滋养玉米生长,既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又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农业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

为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土地产出效益,王铺镇在大寺梁、冯堡梁集中连片规划了2000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基地各1处,并在冯沟梁种植1000亩。这种种植模式充分利用了玉米和大豆的不同生长特性,实现了高矮作物搭配、优势互补。在保障玉米基本不减产的前提下,多收一季大豆,有效增加了粮食产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农民收入。同时,王铺镇借助源农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饲草青贮、秸秆加工及销售渠道的优势,在高湾梁打造1000亩“粮改饲”示范基地,以养促种、种养结合,推行机械化种收,推动传统农业向高效集约化转型。

王铺镇通过建设这些特色农业基地,不仅筑牢了粮食安全防线,还为产业振兴和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王铺镇将继续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企业、合作社的合作,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为乡村振兴事业谱写更加绚丽的篇章,让王铺镇的广袤田野成为充满希望的“金色田野”。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5年05月19日秦安县王铺镇:精绘农业布局“新蓝图” 跑出高效转型“加速度”
- 2025年05月09日秦安县叶堡镇:以农业产业发展之笔 书写乡村振兴壮丽篇章
- 2025年04月01日甘肃新闻 | (厚道甘肃 地道甘味)“甘味”飘香 拓宽农业增收路
- 2025年03月28日【乡村·新聚焦】羲里娲乡春色好——秦安县春季农业生产一线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