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为主 协同共治 科技赋能
我市构建立体化安全防护体系
每日甘肃网5月22日讯 据天水日报报道【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刘晓亚 马静】近年来,我市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为目标,统筹推进水务、地震、农业等多领域防灾减灾工作,构建起“预防为主、协同共治、科技赋能”的立体化安全防护体系,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根基。
市水务局在今年汛前,对全市水库、淤地坝等水利设施进行全面更新排查和隐患整改。日前在秦州区玉泉镇烟铺大桥山洪灾害视频监测站、皂郊镇小南河山洪灾害视频监测站等处,设备运营维护人员对全区监测设施进行了维护。据秦州区水务局副站长曹利军介绍,秦州区山洪灾害监测系统包含5个视频站、9个图像站、77个自动雨量站、472套预警广播,强降雨时段将加强预报预警,全系统实行24小时值守,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我市常态化开展抗震救灾演练,检验应急响应和协同作战能力。4月,“龙城使命·2025”实战演练模拟藉口镇地震场景,消防、公安、医疗等15支专业队伍及社会救援力量共1500人参加,通过无人机集群勘察、三维激光扫描等技术手段,实现灾情快速研判和精准救援。5月12日,市地震局技术人员深入秦州区开展地震预防知识宣讲。在秦州区七里墩街道海林社区,居民通过专业讲解学习了防灾知识,并现场下载官方地震预警小程序。“今天我关注了‘甘肃地震台’小程序,它能提供预警信息,非常实用。我会分享给更多人,让大家提前做好准备。”社区居民李先生表示。
我市以安全生产“五大体系”建设为统领,构建“党政同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安全治理格局,将防灾减灾纳入基层治理核心内容。通过“智慧水务APP”“甘肃地震台”小程序等数字化工具,实现隐患排查、预警发布“一键直达”。麦积区东方鑫永采石厂自投产以来未发生轻伤及以上事故,尤其近3年是零生产安全事故,2024年入选省级绿色矿山名录。在该厂中央智能调度指挥中心,数字化监控覆盖全矿区,值守人员可通过局部画面进行实时检查。
今年以来,各县区及相关部门以城乡社区、厂矿企业、大型综合体等为重点,全面排查安全隐患,以“防”为基、以“智”赋能,通过“技术+制度+文化”多维创新,将防灾减灾融入城市发展血脉,谱写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安全发展新篇章。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5年05月21日平凉市多措并举应对干旱保障群众饮水安全
- 2025年05月20日兰州市城管委印发《规范》 增强户外广告安全管理 保障城市安全有序运行
- 2025年05月20日甘肃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 2025年05月17日甘肃严管危险废物守护生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