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日甘肃网4月23日讯 据天水日报报道【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张文都】当多数地区的樱桃树还在酝酿花苞,天水市的早熟大樱桃已率先挂满枝头。4月15日,记者踏入麦积区中滩镇设施樱桃示范园区,25座设施大棚内,翠绿的枝叶间,颗颗如红玛瑙般的大樱桃缀满枝头,在阳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果农们穿梭在樱桃树间,小心翼翼地将成熟果实摘下,丰收的喜悦在园区内弥漫。
“今年我们的樱桃能提前15天上市,全是科技立下的功劳。”麦积区农业产业扶贫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霍伟东望着色泽鲜亮、果大饱满的樱桃,满脸自豪,“通过技术创新和水肥一体化等智慧手段,我们不仅抢到了市场先机,预计产值也会比去年提升不少。”
这座示范园区是东西部协作的亮眼成果。2020年,麦积区农发公司创新采用土地入股、资金入股模式,整合天津市西青区东西协作帮扶资金750万元,总投资1200万元建成该园区。25座设施大棚、4座冬暖棚、8座连栋温室大棚,搭配占地120亩的露地樱桃种植园,美早、布鲁克斯等多个国内外优质樱桃品种在这里落地生根、茁壮成长。
“我们采用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就像给樱桃树配备了专属营养师。”园区技术员介绍,“通过土壤传感器实时监测数据,系统能精准计算每棵树的需水需肥量,自动配比营养液,肥料利用率大为提升,还节约了用水。”再配合温湿度自动化调控系统,为樱桃树营造出最适宜的生长环境,不仅果实甜度更高,更实现了设施樱桃“当年栽植、当年见果”,露地樱桃“栽后三年见果、四年丰产”的高效种植目标。
示范园不仅是农业科技的“试验田”,更是助农增收的“发动机”。“我们构建起‘公司+村集体+农户’的紧密利益联结机制。”霍伟东介绍,园区每年发放土地流转费22万余元,支付保底分红12万元,有力推动汪李、霍坪、文岔等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同时,园区常态化开展技术培训、现场指导,已培养出多名懂技术、会管理的本土种植能手,带动周边果农增收致富。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5年04月22日科技赋能 兰州软儿梨变成村民“致富果”
- 2025年04月22日甘肃知识产权强省建设跑出加速度 两大专利转化案例彰显科技硬实力
- 2025年04月18日从街头小吃到全球风味 科技驱动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升级
- 2025年04月18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天水花牛苹果试验示范站揭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