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天水  >  天水要闻

天水市聚力冷链产业升级 赋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2025/03/27/ 09:03 来源:天水日报 记者 范少杰

我市聚力冷链产业升级 赋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每日甘肃网3月27日讯 据天水日报报道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范少杰】今年以来,市商务局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以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为抓手,通过政策引导、产业融合、科技赋能、联农带农等多项举措,推动冷链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强化顶层设计,构建冷链物流新格局。根据《“十四五”现代商贸物流业发展规划》制定的目标,以补齐产地“最先一公里”短板为目标,全市累计建成冷链物流设施3468个,储藏能力达114万吨,形成覆盖果蔬主产区的“田头库—周转库—托底库”三级仓储体系,并配套建成5个区域冷链物流集配中心,实现大中小库联通、集配中心联动。

  全要素保障,激发冷链建设新活力。近年来累计争取省级专项资金840万元,撬动社会投资4000万元,新建和提升改造冷链设施14个,新增储藏能力5万吨。针对企业融资难题,与建设银行积极对接为企业提供专项贷款服务,稳定苹果等农产品收储资金链。

  全链条布局,打造产业融合新模式。聚焦果品、蔬菜等特色产业,市商务局推动冷链设施与农业生产、加工、销售深度融合。建设“田头库”,支持合作社、家庭农场就近建设小型冷库,实现错峰销售和品质保鲜;发展智慧冷链,推进多汇优鲜农产品深加工及智慧冷链物流仓储项目,建成后年加工蔬菜1万吨、吞吐量达300万吨,产值突破3.8亿元;延伸产业链,引进中农批投资24亿元的乡村振兴冷链产业示范先导区,打造集仓储、分拣、加工、配送于一体的综合枢纽,惠及200万亩苹果种植户,推动产销一体化。

  深化联农带农,拓宽增收新路径。创新利益联结机制,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鼓励村集体以土地入股参与冷链设施建设,建成23个村级冷库,吸纳村民务工并实现村集体年增收超10万元。依托冷链网络,全市果蔬损耗率降低20%、保鲜增值30%,50%以上苹果实现错季销售。

  招商引资赋能,培育发展新动能。积极对接京东、中农批、中天瀚森等企业,推动京东TDC城市仓、云仓及超级体验店项目落地,打造“当天达”物流服务网络。联合央企实施消费帮扶行动,达成订单2000余万元,有效带动本地合作社、农户收入。此外,抢抓“一带一路”机遇,利用中欧班列通道优势,布局跨境电商冷链物流,助力“甘味”品牌走向国际市场。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