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天水  >  市县动态

挖掘武山资源优势 赋能特色产业发展

 2025/03/26/ 09:19 来源:天水日报 记者裴婷婷 张雷

  每日甘肃网3月26日讯 据天水日报报道【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裴婷婷 张雷】近年来,武山县坚持将培育壮大多元特色产业作为持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有效抓手,紧紧围绕“2+5+N”现代农业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发展壮大食用菌、中药材、中华蜂等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中蜂产业铺就“甜蜜路”。依托全县300余种蜜源植物资源,大力发展养蜂专业大户、蜂产品加工营销企业等经营主体,构建了以蜂农为基础、专业合作社为依托、蜂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的“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产销发展模式,积极打造“渭川之秀·杨河百花蜜”“榜沙臻蜜”“山丹莲钰”等蜂产品知名品牌,将中蜂产业打造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富民产业。全县现有养蜂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49个,其中省级示范蜂场3个、市级标准化规模养蜂场2个,100群以上的规模养蜂场15个,20群以上的规模养蜂户317户,规模化饲养蜜蜂1.2万群,规模化程度达85%以上。

  菌菇产业撑起“致富伞”。坚持将食用菌产业作为特色富民增收产业,建成马力南阳、龙台董庄、龙台青山、山丹车川、山丹渭河等食用菌产业园7个以及城关镇韩川村食用菌菌棒生产基地1个。引入全自动装袋机、扎口机、刺孔机、烘干机等设施设备,大力开发食用菌脱水产品、香菇休闲食品、食用菌预制菜等,设计了陇上菜都滩歌香菇等多种食用菌产品,打造出了滩歌香菇、山丹滑子菇、沿安黑木耳等食用菌品牌,食用菌产业成为带动群众增收、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的又一特色产业。

  中药材产业开出“千金方”。把中药材种植作为推进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种植大户+基地+农户”等种植模式,因地制宜示范推广规模化种植,初步形成了南部高寒阴湿山区种植当归、黄芪,北部山区种植柴胡、黄芩、款冬花,中西部种植半夏、柴胡、金银花、万寿菊的中药材发展新格局。聚焦延链增收,扶持甘肃伏羲药业有限公司建成中药饮片加工生产线,主要从事柴胡、当归、党参、黄芪、金银花等大宗中药材的收购加工,年加工量达1500吨。2024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4.8万亩,实现产值2.5亿元,中药材产业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新良方”。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