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天水  >  天水要闻

天水市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成效明显

 2024/02/07/ 16:38 来源:天水日报 记者马放

建设“全域海绵” 让城市“自由呼吸”

我市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成效明显

  每日甘肃网2月7日讯 据天水日报报道【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马放】近日,记者从天水市海绵城市建设服务中心了解到,我市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市部署要求,积极主动作为,全面加大工作力度,把国家和省上对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视和要求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实际行动,全力以赴抓落实,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截至目前,谋划实施的184个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开工率100%。其中已建成项目148个,建成率80.43%;累计完成总投资29.04亿元,投资完成率72.21%。

  我市海绵城市建设针对“两山夹一川”地形地貌,因地制宜提出“山、城、河”立体统筹生态建设的示范技术体系,共谋划实施海绵城市建设项目184个,其中海绵型建筑与社区项目34个、海绵道路广场项目69个、海绵公园绿地项目3个、海绵型水系项目14个、管网与泵站项目62个、管网排查与修复项目1个、GIS平台建设与监测设施项目1个,总投资40.21亿元。

  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坚持把海绵城市建设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重大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各项建设任务,对标对表国家和省上工作要求,坚持高位推动、市区联动、部门协同,注重完善推进机制,建立制度保障措施,持续强化系统建设,加大项目建设力度,统筹城市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土地利用、水系环境、绿地系统及市政基础设施等相关内容,打造环境优美、安全舒适的城市条件,建设河清岸绿、人文和谐的西北山水城市,助力我市高质量城市建设。

  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我市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全面强化海绵城市建设的系统性和示范性,有效解决了与周边项目缺乏关联的问题,打造连片示范效应,系统化建设初见成效。在“山”的层面解决了山洪对城市水安全的影响,保持生态基流的同时兼顾水资源存蓄和回用;在“城”的层面通过实施源头减排、建设调蓄池、排水管渠清淤、错混接改造等措施,提高了片区雨水利用率及防洪排涝能力,解决了片区年径流总量控制问题和内涝积水问题;在“河”的层面结合全市堤防建设计划,以柔性治水为本,打造了“水草丰美”的藉河生态湿地,优化了城市功能,打造生态天水品牌,实现了海绵城市建设的系统性。同时,确定了秦州区西十里、天水师范学院、岷山厂、麦积区马跑泉公园4个系统性强、有示范带动的连片建设区域作为重点打造区域,通过系统提升改造,现已初步形成连片示范效应。

  此外,通过制订《天水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配套印发《天水市海绵城市建设实施细则》,对海绵城市建设范围、规划管控、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等方面进行了明确,在立法层面把行之有效的海绵城市建设经验和举措规范化、制度化,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共印发制度文件60余项,健全了项目建设从规划、设计、建设、竣工验收、运行维护等规划建设全流程管控制度,实现全流程闭环管控。

  建设全国海绵示范城市是我市的重要机遇和重大使命,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密切部门协作,健全长效机制,积极总结经验,推广示范成果,全力推动海绵城市建设由市区—县城—乡镇的全域系统战略,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落实到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逐步构建形成生态、安全、可持续的城市水循环系统,全面筑牢绿色生态本底,建设会呼吸、有弹性的绿色生态城市,不断提高城市的承载力、宜居性、包容度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