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天水  >  乡村振兴

武山“花样渔家”奏响乡村“致富曲”

 2023/10/25/ 11:09 来源:天水日报 记者 裴婷婷 张彬霞

乡村旅游迎远客 特色养殖助增收

武山“花样渔家”奏响乡村“致富曲”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裴婷婷 张彬霞

  远山层峦叠嶂,近村安静祥和。沐着暖阳,从武山县城出发,翻过山、绕过村,漫山遍野的七月菊和波光粼粼的溪流便映入眼帘。

  “依托优质冷水资源,村里现有冷水鱼养殖农家乐7家,产值350多万元。在不断壮大特色养殖的基础上,我们积极发展以品鱼、赏花、观光游玩为载体的乡村旅游,让更多村民享受到了增收红利。”武山县龙台镇董庄村党支部书记陈晓军说,今年全村接待游客已达上万人次。

  董庄村位于西河上游,干净整洁的水泥路,串起了村里独具韵味的文化广场,缀以朴拙的风车小桥和鳞次栉比的院落。从油菜花到万寿菊、七月菊,董庄村不仅有冷水鱼,更以花为媒吸引着八方游客。

  “村里从2017年开始发展乡村旅游,逐步完善、积蓄人气。以冷水鱼养殖为基,特色农业为魂,乡村旅游为形,有效拓宽群众的增收渠道。”陈晓军说,目前冷水鱼销量每年上涨20%左右,全村70余名留守妇女在渔家乐务工,每年为入股村民分红3万多元。

  在村民苏小宝的烧烤摊,干净的蔬菜整齐摆放。“我原来收入靠种地和进城务工,村里的乡村旅游火起来之后,就和妻子一起卖烧烤和凉皮,旺季时一个月能收入六七千元。”苏小宝乐呵呵地说。

  为发挥新型经营主体“领头雁”作用,武山县不断完善渔业产业联农带农机制,带动村民持续稳定增收。目前,全县累计吸纳入股资金200万元,为周边群众提供就业岗位120多个,带动农户200户,累计发放分红资金70余万元。

  “我们村正在申报国家3A级景区,建立农特产品展销中心,让游客可以将七月菊、杂粮面、木耳等当地特色农特产品都带回家。下一步,将继续以‘金色花海、鱼乡龙台’为主题,奏响村民增收‘致富曲’。”陈晓军说。

  同样,将乡村旅游和冷水鱼养殖两项产业同步发展的,还有武山县沿安乡中川村。

  作为马乌河的流经之地,曾经的中川村增收渠道单一。为走出发展困境,中川村利用水资源丰富优势,打造集冷水鱼养殖、垂钓、餐饮、观光于一体的冷水鱼养殖基地,不到两个月就为村集体创收5万余元。

  近年来,依托“冷水鱼”品牌效应,武山县建成一批环境优美、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特色“渔家乐”,实现冷水鱼养殖、观光休闲、餐饮住宿、会议培训、电商销售链条化发展,累计吸引乡村旅游人数20余万人次。同时,建成规模化养殖示范基地17个,带动发展股份经济合作社冷水鱼养殖示范场6个。截至目前,武山县全县养鱼场户达到30余家,冷水鱼养殖面积达128亩,渔业总产值实现2000万元,渔业养殖总量居全市首位。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