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天水  >  乡村振兴

从贫困村到人均年收入上万元 武山县四门镇咀儿村山地架豆种出“致富路”

 2023/05/05/ 09:41 来源:天水日报 记者 何慧娟 王雪梅

从贫困村到人均年收入上万元

咀儿村山地架豆种出“致富路”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何慧娟 王雪梅

  当前,正值春耕春种好时节。记者在武山县四门镇咀儿村的连片架豆种植基地看到,一垄垄覆好膜的农田在阳光的照耀下宛如银丝带环绕在山间。

  咀儿村地处武山县西梁,这里是四门镇北部山区,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日照充足。10多年前,该村还是贫困村,后来村上充分利用北部山区气候和地理优势,率先试点“引菜上山”推广种植架豆,创建了菜、粮、油两年三熟“西梁模式”。

  “架豆种植是我们村的主导产业,亩产值平均4000元以上。别看这小小的架豆,因投资小见效快,这些年靠着种它,村里很多人实现了增收致富,改善了生活条件。”咀儿村村支书汪贵义说,如今村民人均年收入已达上万元,其中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40%,而农业收入主要来自架豆产业。

  当天,记者走进咀儿村村阵地时,几位村民正在整理竹竿。“这是给架豆搭架用的,这两天因下雨地里的活干不了,我们就抽空把竹竿准备好,怕到时候忙活不过来。”村民汪万红告诉记者,他家种了8亩架豆,正常情况下一亩架豆能产3000多斤,平均每斤批发价在2元左右,再减去化肥、农药、地膜等成本,每亩地净赚四五千元。

  但是,去年由于天气干旱,导致架豆减产严重。“农业就是靠天吃饭,去年遇上旱天,每亩架豆勉强能收入两三千元,减去成本相当于一年白干。”汪万红说。

  要如何打破“靠天吃饭”的困境,让山旱地变成水浇地,武山县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记者得知,武山县西梁灌区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正在顺利推进中,项目建成后西梁山上的所有农田将变为水浇地,这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能实现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最开始我们的架豆只发往西安、郑州。后来,经县里在江南、东北、内蒙古等地推销,现在架豆可发往全国各地,行情好的时候经销商会来田间地头收购。”汪贵义说,采摘好的架豆会运到洛门蔬菜市场的冷藏库里进行分拣、包装,然后通过冷链车运往全国。

  多年来,咀儿村的架豆产业一直在发展中求新求变。从“靠天吃饭”到“靠技生金”,销售渠道从单一到多元,种植品种也不断改良优化……

  “今年,我们积极动员村民连片种植架豆800亩以上,既方便了群众集中管理、灌溉,也方便经销商到种植点统一收购,在降低架豆种植成本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村民收入。”汪贵义说。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