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天水  >  乡村振兴

小木耳成增收“大功臣”

 2022/03/10/ 17:44 来源:天水日报 记者 何慧娟

  □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何慧娟

  春日的暖阳普照大地。3月6日,在清水县丰望乡柏树村柏强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黑木耳种植大棚里,小木耳已探出脑袋,虽然气温还没回升到木耳生长最佳温度,但基地负责人张小斌已经组织村民们忙碌起来了。

  “这是去年9月挂的菌棒,棚内温度降低以后它就停止生长了,也就是进入了‘冬眠’,待温度回升会继续生长,气温正常的话每周能采摘一次,每茬菌棒能摘七到八次。”张小斌介绍说,目前气温回升但昼夜温差大,木耳生长相对缓慢。

  这个黑木耳种植基地是由张小斌等3名柏树村“80后”组建而成的,去年2月投产,共有5座种植大棚和1座晾晒棚,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因采用了较为先进的立体吊袋栽培技术,每个大棚能吊3万个菌棒,成熟后能采摘4000斤干木耳,5个棚年收益约50万元。

  黑木耳是绿色食品,市场前景广阔,晒干以后保存期长,价格稳定,风险相对较低。但建一个种植基地前期投资就得好几十万元,真能盈利吗?开始创业时,张小斌心里也没底。为此,他们多次实地考察,并到麦积区利桥镇木耳种植基地学习。

  “木耳种植要求阴湿通风,保证水源和光照,这些条件咱柏树村都具备,我们也学了不少这方面的知识,大家便决心搏一把。”张小斌说,在得知他们要发展木耳产业后,村里也帮了不少忙。

  “这几个年轻人很有眼光和魄力,他们学习了木耳种植、销售方面的知识后,回到村里建起了合作社,还聘请了经营、销售、技术指导方面的人才,虽然才种了一年时间,但所产木耳已销售一空,效益非常可观。”柏树村村支书张具贤说。

  张具贤说,为了拓宽产业渠道,带动群众增收,村里申请项目资金建了木耳种植大棚,租赁给张小斌的合作社,去年合作社就向村里支付了4万元租金,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也解决了村里30多位村民的就业问题。

  木耳大棚实现稳定增收后,张小斌几人与村里商议打算扩大种植规模。当天记者看到,离种植基地不远的地方,数十位村民正在搭建新的大棚,一排排钢架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这次要再建20个面积400平方米的大棚,还计划建一座菌棒加工车间,这样就可以延长产业链,降低种植成本。”张小斌信心满怀地告诉记者,扩建后将带动上百人实现就近务工。

  如今,像张小斌这样见多识广、经验丰富的年轻人逐渐回流,他们不仅扎根乡村,开辟出了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更是带动乡亲们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奋进。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