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天水  >  天水要闻

天水:奏响由“大”到“强”的奋进之音

 2022/01/27/ 09:07 来源:天水日报 记者 张彬霞

奏响由“大”到“强”的奋进之音

——我市做大做强设施农业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张彬霞

  大棚多层覆盖韭菜、大棚水萝卜套茄子、日光温室早春茬茄果类、冬春茬叶菜类与果菜种植……隆冬时节,在露天一片萧条景象的同时,我市日光温室、联动温室或多层覆盖大棚内,处处呈现生机勃勃、绿意盎然景象。

  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多年来,天水市委、市政府坚持将果品、蔬菜产业摆在农业四大百亿元主导产业的重要位置,结合乡村旅游建设,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和设施水果采摘产业,通过多年发展,设施农业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产品质量逐步提升,销售渠道更加通畅,产业链条持续拉长,经济效益显著提升,为激发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走进田间地头 体验采摘又尝鲜

  从今年元月初起,在秦州区天水镇焦李村草莓小镇上,可谓车水马龙、人群熙攘。这处占地53亩的3座联动智能温室里,草莓、圣女果个大果鲜、娇艳欲滴。

  在地垄行间,消费者手提篮子,或俯下身子采摘尝鲜,或驻足留影,在一片欢声笑语中体验田间采摘、地头尝鲜的快乐。

  2021年7月,该处联动智能温室开工建设,8月中旬开始定植果蔬苗。天水坤德农业有限公司基地负责人李小龙告诉记者,基地采用水肥一体化设备,既省时又省工,可以做到精准施肥,另外在大棚里安装了环流风机,可以让棚里的湿度、温度达到平衡的效果。

  “发展设施农业,实施精细化管理,让我们百姓终于不再‘靠天吃饭’,而是通过自行管控,让农作物长势旺盛、产量喜人。”李小龙说,另外,他们公司通过“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方式,带动周边农户就业增收,预计年产值可达350万元。

  秦州区农业农村局经济作物工作站站长李惠东告诉记者,大棚内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现代化的经营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步伐的持续推进,新型经营主体即合作社、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发展,为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麦积区马跑泉镇慕滩村喜洋洋草莓园里,记者看到同样也是市民前来采摘草莓的热闹场景。

  当天,趁着晴好天气,家住麦积区御景泽园的周兵兵一家来到草莓园。“平时因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陪家人出游。这不,现在孩子们放寒假在家,就带着他们过来体验采摘乐趣,重在让全家人开心嘛。”周兵兵一边忙于给家人拍照,一边乐呵呵地向记者说。

  慕滩村党总支书记马艳兵告诉记者,这几年休闲农业发展趋势良好,于是,村上将180亩闲置土地进行流转建草莓大棚,通过发展生态休闲农业吸引游客。“下一步,我们计划建成一个高品质的蓝莓园和一座亲子农庄,以采摘园为基础,发展休闲、娱乐、观光为一体的休闲农业,带动村民更好地致富增收。”谈起今后发展计划,马艳兵如是说。

  据悉,近年来,我市以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等模式,着力发展大棚草莓种植业,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初步形成草莓采摘、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有效提升了区域经济效益和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果树进大棚 果农增产又增收

  隆冬时节,天寒地冻。然而,在日光温室里的樱桃、油桃树枝上,只见花苞竞相绽放,散发出悠悠花香。

  甘谷县佳农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位于安远镇巩川村,站在地埂旁远眺,座座日光温室大棚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与湛蓝的天空形成一幅美妙的冬日田园画。

  当天,记者来到该合作社时,合作社负责人曲义平及周边务工人员站在樱桃树旁,正在熟练地疏花疏果。“眼下,座座大棚里的樱桃花开得正盛,预计到2月中旬(即正月十五)前后,樱桃就能上市。”曲义平说。

  前些年,常年奔波于多地从事水果生意的曲义平,发现发展设施农业这一商机后,经多地调研,最终确定在川区光照充足的巩川村流转土地85亩、建棚9座,发展起了设施樱桃产业。“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大樱桃的口感脆甜,市场前景可观。去年大樱桃的产量达3000斤,收益65余万元,主要销往西安、兰州、西宁等地,今年产量增加后,我们打算将大樱桃直销到北上广等地。”曲义平信心满满地说。

  曲义平向记者介绍,这些大樱桃树移栽到合作社已是第三个年头了,目前进入盛果期。在巩川村半山区他还流转土地600亩,主要种植露天樱桃、珍珠油杏,目前已陆续挂果。自合作社成立以来,常年在合作社务工的群众达三四十人,主要从事施肥、浇水、除草、疏花疏果、采摘等工作,有效带动了周边的部分闲余劳动力。

  与此同时,在秦安县兴国镇依仁村设施农业基地油桃大棚内,果农蔡永忠正在忙着给桃树疏花、授粉。

  “眼下,正是坐果的关键时期,预计正月里头油桃就能上市。”蔡永忠说,基地从传统种植转型发展为设施大棚,实现油桃错峰上市,让农产品卖上了好价钱。

  “设施大棚一年四季常有活干,棚里的温度、湿度我们都能自行管控,可实现高产量、高品质。只要用心栽培,管理到位,生长出来的油桃品质就不会差。”蔡永忠说。

  记者从市果业办获悉,近年来,我市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群众参与、部门帮建”模式,麦积区、秦州区、张家川县、甘谷县、武山县分别建成了温室樱桃采摘园,秦安县依托蜜桃产业园区,大力发展温室油桃等。截至2021年年底,全市设施果树共计1196亩,其中温室大棚570亩,日光温室626亩。

  规模化育苗让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天水市是西北地区最佳果蔬生产基地之一,是重要的西菜东调和高原夏菜基地,蔬菜产业是我市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育苗技术、蔬菜种植技术正在持续转型中。

  “辣椒籽要分开点种。”“土壤覆盖不宜太深。”……走进秦州区农业科技园区,金土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何甲奇正在大棚里查看工人育苗撒种情况。

  何甲奇告诉记者,目前准备育的苗子有辣椒、茄子、黄瓜、西红柿等十多个品种,全是高原夏菜,“现在点种,等到来年清明前后可移栽,这些苗子除了自家棚里使用,同时也给周边合作社、家庭农场以及农户提供。”

  目前,何甲奇共管理有300多个钢架大棚,全部以种植高原夏菜为主。为了实现现代农业高质量、高效益发展,何甲奇在2021年转型发展起了日光温室。“日光温室建成后,我计划种植反季节蔬菜,在明年春节前后,我们合作社就有新鲜蔬菜可销售了。”何甲奇说。

  来到甘谷县陇上椒农业科技试验示范田时,工人正在平整土地、施肥,为育苗工作做前期准备。

  “今年我们计划育辣椒苗45个棚1000万余株。”陇上椒合作社负责人蒋秉琦告诉记者,近期主要组织合作社务工人员在平整土地,到2月4日前后撒种育苗,5月开始移栽。

  那么,这些辣椒苗将会移栽到哪里?蒋秉琦表示,公司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订单基地+农户+网络销售”的“互联网+”农业发展新模式,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在甘谷县安远镇发展辣椒育苗示范基地1.5万平方米,可年产优质辣椒种苗1000余万株,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发展辣椒种植4000多亩。

  武山县山丹镇周庄村以种植蔬菜为主导产业,是全市设施蔬菜发展较早的村庄。当天,菜农薄丽娟在西葫芦棚里正忙着除草。她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她家大棚里的西葫芦将在春节后上市销售,通过不断摸索、外出学习先进种植经验,及时引进高科技,他们的蔬菜产业实现了高质量、高收入。

  记者从市蔬菜办了解到,近年来,我市加快推进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建基地、扩规模,推标准、提品质,强科技、重加工,创品牌、促营销,严监管、保安全,全市蔬菜产业呈现出面积稳步扩大、质量逐步提升、销售不断拓展、效益持续向好的新局面。2021年,全市蔬菜面积110.04万亩、产量270.14万吨、产值70亿元(综合产值100.2亿元),其中设施蔬菜面积17.68万亩。

  食用菌撑起群众“致富伞”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食用菌日益受到消费者喜爱。近年来,我市食用菌产业迅速崛起,已形成发展区域地方经济、实现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

  在甘谷县安远镇巩川村食用菌基地加工车间内,工人正在有序装袋菌棒,一片繁忙景象。

  巩川村党支部书记张新兴向记者介绍,该基地由巩川村党支部牵头,引进景农丰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占地面积45亩,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年产蘑菇750吨,年产值达350万元,带动周边村庄30余人常年就业。

  “现在,我们能看到的这些钢架大棚是2019年开工建设、2020年投入使用的,每棚可培育菌棒4万棒,12座用于香菇和平菇生产,每棚年生产香菇3万斤、蘑菇7万斤。”看到食用菌产业发展可观的合作社负责人王鹏表示,目前,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计划建造占地30亩的钢架大棚26座,目前已经和农户签订了流转土地协议。

  如今,在该食用菌基地主要以香菇、平菇为主。与此同时,基地正在试种羊肚菌,从目前出菇情况来看,长势喜人。张鹏表示,下一步,合作社将根据产业发展整体规划,准备栽培香菇5座、羊肚菌10座,重点打造集香菇、羊肚菌烘干分级筛选、礼品包装和电商销售一体化高标准产业基地。

  在武山县滩歌镇南沟村猴头菇培育基地里,刚出菇不久的一朵朵猴头菇看上去毛茸茸的。“今年我们共试种有1000个菌棒,估计近期就能上市。”该村第一书记车念平向记者说道。

  “为了发展猴头菇产业,帮扶队多次与甘肃农业大学及相关农业科技公司沟通衔接,并前往其他猴头菇种植基地去考察学习。”车念平说,从目前市场行情来说,一斤猴头菇40元,除过人工、材料费用,一个菌棒能挣90元,可有效增加南沟村村集体经济收入。

  记者从市蔬菜办了解到,目前全市工厂化食用菌生产区已普及全市各县区,预计在2023年发展到0.72万亩。依托天水众兴菌业股份有限公司、武山县雪润菌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加大科技创新和工艺改造提升,在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林缘区、城市近郊区域重点发展以金针菇、北虫草为主的工厂化食用菌,以黑木耳、香菇为主的林缘区食用菌,以平菇、鸡腿菇为主的城市近郊食用菌,以猴头菌、羊肚菌为主的珍稀食用菌。

  乡村要振兴,产业须先行,发展设施农业就是天水加快乡村振兴的一个有力抓手。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农业智能化,突出科技创新引领,以建设智慧农业为契机,不断向高效农业迈进,把设施农业抓出特色、抓出品牌,为村民拓宽了致富渠道,也为全市的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