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天水  >  人文天水

【地理志】甘谷中岔村古堡碑林

 2020/05/09/ 10:32 来源:新天水

□尤九成

甘谷县古称冀县,建县于秦武公十年(公元前688年),与同时期设置的邽县(今天水市麦积区北道埠北)并称“华夏第一县”,为全国县制肇始之地。殊不知,甘谷县还有一个古堡碑林村,这就是甘谷县八里湾镇中岔村,为天水地区极具人文色彩的村落之一。

中岔村,位于甘谷县八里湾镇北部,距县城20多公里。因地处山梁、沟谷分歧的四山环合中部地方,居上岔、下岔、西岔、南岔之中央,故称“中岔”,为甘谷县北部山区一个极为普通的村子,似乎与其他村子并无二致。然当你走进中岔村,你会发现,这里是甘谷县境内一个人文底蕴深厚、历史文化遗存保留极为完整的地方。藏在四山环合处的古堡碑林,令人叹为观止。

天水市麦积区西北部有座凤凰山,古称“邽山”,为秦州镇山,然甘谷县八里湾镇也有座凤凰山,却鲜为人知。中岔村就处在甘谷县凤凰山南坡,村庄依山就势修建,村民房屋多为土木、砖木结构的一坡水马鞍架房屋,由北向南按地势高低呈阶梯状分布。进入中岔村的路口旁,立有一块形似白菜状的巨大秦岭麻石,石上刻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原院长、上将刘精松题写的“中岔文化园”五个大字。村前三岔路口,也立有一块巨石,石上刻有著名书画家范曾题写的“甘谷中岔农耕文化园”几个大字,熠熠生辉。

村庄南部有一不大的台地,台地上建有一条约5米宽的水泥路,为村子主巷道,主巷道旁安装有一盏盏太阳能路灯。主巷道北有多条南北向的小巷道连通建在坡地上的农户院落,路旁一石块砌筑的护坡上悬挂有“人文中岔,美丽乡村”字样,护坡上筑有围墙,墙面上绘制二十四孝图,依次为孝感动天、戏彩娱亲、鹿乳奉亲、百里负米、啮指痛心、埋儿奉母、亲尝汤药、拾葚异器、芦衣顺母、卖身葬父、刻木事亲、怀橘遗亲、公媳探母、扇枕温衾、行佣供母、闻雷泣墓、哭竹生笋、卧冰求鲤、扼虎救父、恣蚊饱血、尝粪忧心、乳姑不怠、涤亲溺器、弃官寻母,由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汇集而成。

沿主巷道西盘山公路迂回而上,攀上凤凰山巅,但见这里山峦环合,一山梁由西向东翼然独立,梁峁交错,沟壑纵横,一处高大雄伟的古堡矗立在凤凰山巅,青砖堡门,堡墙高达数丈,这就是闻名遐迩的中岔堡子,是甘谷县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堡,为甘谷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从高空俯瞰,中岔堡子宛若一艘巨船耸立在中岔村北山头。

中岔古堡一堡三院,分为前院、中院、后院。走进古堡,堡门左侧建有戏楼,上书“中岔剧场”四字。戏楼(又称戏台)始建于清光绪年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重修过。近堡门处右侧堡墙下修建有两处一体化的石碑长廊一直通向后院,碑廊中石碑一块接着一块砌筑在青砖墙内,石碑与石碑之间以青砖分隔,上覆筒瓦和滴水防护,每一通石碑上都刻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军书写的一幅书法作品。第一通石碑上甘谷籍将军张臣刚书写的“将军碑林”四字分外醒目,刘精松、邢世忠、裴怀亮、李乾元等数十位叱咤风云的共和国将军书写的书法碑刻依次嵌进墙内,组成一个气势磅礴、雄伟壮观的将军书法长廊,这就是新建的将军碑林。

走进院中,一处巍峨的楼宇耸立在古堡场地中央,这即是中院关帝庙。关帝庙坐东北面朝西南,与戏楼相对,正好应了天水“爷庙对戏楼”的俗语。庙门为三门重檐歇山顶牌坊式建筑,三门四柱,前出廊式,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气势雄伟。顶上悬有一块蓝底金字匾额,上有甘谷籍将军张臣刚题写的“有凤来仪”四个大字。殿门上悬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民族宗教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题写的“凤凰山”匾额。庙前立有《中岔堡子碑记》《中岔堡子修复记事碑》《功德碑》等7块石碑。关帝庙四周建有波浪状龙形围墙,外墙的每一处龙状起伏处都嵌有一块石碑,成为墙面上的碑林。关帝庙与戏楼之间的堡墙下也建有由多位国内书法名家题写的碑林,称名家碑林,其中既有清光绪丙午年(1906年)石碑一块和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冬月石碑2块,又有于右任、贾平凹、陈忠实等名家题写的石碑,还有甘谷籍范三畏、牛勃等名人题写的石碑。尤其是国民党元老于右任题写张载《横渠语录》“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草书书法碑刻,遒劲沉雄,可谓书法精品。据统计,中岔古堡内书法碑总计多达156块,堪称天水规模最大的书法碑林,令人惊叹。

进入关帝庙,庙门左右建有钟楼和鼓楼,均为重檐六角亭式建筑。主殿关帝庙为单檐硬山顶式建筑,殿前又接单檐歇山顶抱厦式长廊。殿前悬有天水籍著名学者、陕西师范大学教授霍松林题写的“关帝庙”匾额,庙前栽植有3株古柏。殿内塑关圣帝君神像,左右塑有关平、周仓立像。关帝庙左侧(东南)建有大王庙、家神庙,右侧(西北)建有山神庙。

沿关帝庙墙外通道前行,进入后院,走进船形古堡的“船尾”,就是中岔农耕文化博物馆。中岔农耕文化博物馆如同一幅扇面,“扇面”顶端的堡墙下按顺时针方向依次建有甘谷县中岔村文化园(福寿堂)、甘谷中岔农耕文化园(文化艺术馆)、人民公社大食堂、积善堂、中岔农耕文化博物馆(乡愁馆)等建筑。除地处“船”尾端的积善堂为卷棚顶式建筑外,其他建筑均按当地民居土木结构格式建造,一坡水马鞍架屋檐或凹形平面屋顶,实木门窗,上覆青瓦,保留了原汁原味的传统农家民居特色。门楣上刻有书法家题写的“耕读第”“勤俭居”等文字,这些有温度的古训和处世治家格言,镌刻在门楣上,也刻写在中岔人的心中,与当地民居风格融为一体,古朴典雅,相得益彰。中岔农耕文化园还收藏有陈忠实、范曾、苏士澍、吴鸿清等全国书画名家为中岔题写的牌匾或捐赠的书画作品。

据了解,中岔古堡碑林、农耕文化博物馆均由远在西安的第四军医大学干休所所长、中岔籍乡贤程世雄组织牵头筹建。程世雄先生情牵故里,长期关心、支持家乡经济社会发展,用碑碣书法文化和馆藏农耕文明器物为中岔人留住了文明的根脉。

沿堡门处水泥台阶登上古堡,但见一堵堵堡墙建在数米宽的土台之上。沿着堡墙建有多个凸出于墙面外的长方形墩台,称马面,其作用是加固城体,便于观察和夹击攻城堡敌兵。堡墙上建有多处用于军事防御的炮眼,为战时火炮射击口。堡门右侧还建有一个小小的瞭望室,便于从高处侦察和监视敌情。一堵接一堵的土夯堡墙围成一个坚固的堡垒,在匪患猖獗、兵荒马乱的年代为中岔人筑起了躲避战乱、抵御外敌的诺亚方舟。堡墙内侧修有人行通道,可通达堡子各处。据程世雄介绍,堡墙由蒸过的熟土夯打而成,故而堡墙上寸草不生。清代、民国时期天水匪患猖獗,兵匪不时骚扰乡村,各地村庄山头或险要之地都修建有防匪患的堡子,但中岔堡子形制之大、保存之完整实属罕见。站在堡子上,远山近水、村庄田野尽收眼底。

中岔堡子始建于清代乾隆年(1736—1795年)间,清同治年间建成,初为风水之用,后成为旧时村民防御兵、匪的军事设施,距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据程世雄撰《中岔堡子碑记》记载:“乾隆间,西北匪患猖獗,官不暇治,中岔诸贤共议四方黎元,踵然仿古城制筑堡子于凤凰山,可纳万人。群盗数至,见堡子知不可为,遂悻悻而返。闻之,令诸县皆法,则山山皆堡,堡堡皆兵焉”。另据堡门前碑文记载:“甘谷县中岔堡子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堡子东西长121米,南北宽35米,高10米,堡墙之上有马面6个,炮眼20余处,双道堡门。堡内建关帝、大王、山神、家神4座庙宇及戏台1座,植有古柏3株。堡墙外挖有护堡壕沟。中岔堡子是天水地区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古城垣建筑之一。”

岁月悠悠,斗转星移。如果说中岔古堡留存了中岔的历史沧桑,中岔博物馆留住了中岔农耕文明的记忆,而新建的中岔碑林则将传统碑碣书法弘扬到了极致。中岔古堡碑林,甘谷县的一处文化地标,中岔村人的精神依托,正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去体味乡愁、寻幽访古。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