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天水  >  甘谷县

【最美治安户长】张录林:一名治安户长的担当和责任

 2020/05/07/ 16:53 来源:新天水

新天水讯 在甘谷县大石镇,当地群众有句口头禅:“有纠纷,找老张;困难时,找老张。”那么,这位在百姓口中常常出现的老张,到底是何许人也?他就是河南村支部书记、治安户长张录林,他今年57岁,衣着朴素,瘦高个子,脸上总是挂着淳朴笑容,在他幽默的谈笑间,群众的各种纠纷困难便烟消云散。

河南村位于甘谷县大石镇西北角, 全村常住人口为241户,1116人, 共有四个村民小组, 两个自然村。在2013年贫困人口为74户,340人, 贫困发生率为32%,是大石镇的一个深度贫困村。2016年以前,河南村告状、上访、群体打架闹事的情况时有发生,让历任村干部头疼不已,在这种情况下, 十几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 50多岁的张录林迎难而上,从上任书记手中接下了这个烫手山芋,接任了村书记。

上任后,他做的笫一件事就是凝聚全村的团结力和亲和力,大力倡导和谐、文明、平安的村风,宣传法律政策,邀请派出所民警经常在广播上讲授法制课,当好法制宣传员。他看见村村都有广场舞,便组织了安远、谢家湾、大石三个乡镇45个村,在河南村进行了1次广场舞大汇演,使全村群众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之后,他走访村内老党员、老干部,在外工作的老前辈,为村內出谋划策,制定了三年内安装太阳能路灯,拓宽农路,硬化各条巷道, 建成千亩果园,降低贫困发生率,调整低保,解决留守妇女就业等规划。特别是一些民事纠纷,派出所民警出力不讨好,老张看到后,主动上门化解,他经常对当事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既讲原则,又能掌握好法律的尺度,就这样,一桩桩鸡毛蒜皮的纠纷都化解了,防止了民转刑案件的发生。而且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工作,村民团结了, 怨言少了,村干部的威信大大提高了,矛盾纠纷少了,村内告状上访等事情也悄然不见了。为了信守承诺,给村民有个满意的答复, 2017年,他先后申请相关单位和社会捐助, 在村內安装太阳能路灯58支, 硬化巷道5500多平方米, 新建花椒果园1700亩, 建成两个扶贫车间, 解决村内贫困户和留守妇女58名在家创业, 使贫困发生率从2016年的32%降低到2018年的2.3%,仓廪实则知礼节,村民的精神文明也随之大大提高。

2019年春, 按照全省、全市公安机关治安户长工作的统一部署,结合“枫桥式派出所”创建活动,大石派出所任命张录林同志为河南村中心户长, 老张深知肩上所担的重任, 曾多次对每户入户了解实情, 从每户家中衣食住行到在外打工情况,从子女婚姻状况到幼儿入学信息都了如指掌,特别是对“一标三实” 信息变更情况,协助当地民警做好本村信息核对采集、录入,同时老张通过村内广播和微信群,让社区民警在群里宣传讲解政策、法律法规,有效的制止了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还经常组织村民做防盗、防火、防灾和禁毒演练,组织广大党员和治安积极分子进行村內治安巡逻,邻里守望,联户联防,清理登记外来流动人口, 对外来在村中进行推销商品的人员进行工商识别, 有效的提高了村民自我防范意识。 在走村入户中,老张发现群众富了,买车的人多了,交通事故也多了,于是又和乡镇交管站联系,在村内设立了交通劝导站,坚持冬季雪天每天劝导出行车辆返回, 夏季大石镇逢集时,便站在村口,劝导过往农用车不要载人,近三年,村内没有发生一起交通事故。

老张常说:“群众事无小事, 只要你用心去做,真诚去面对,公平去处理,那样群众会对你有一个公正的评判,也会有一颗尊敬的心灵。”2019年7月,村里一个孩子因为家庭变故,未及时申报户口。老张知道这件事后,便亲自上门与学校幼儿园联系,先让孩子上学,后找到派出所联系,警民协作下,很快解决了户口问题,老张又跑前跑后,在镇上为这个孩子申请了低保。事后,孩子的爷爷拄着拐杖,来到老张家,泪流满面,连声直说:“共产党好!”八月份, 谢贯公路改扩建期间,因为施工方不当作为,造成村民集体阻挡, 老张和派出所民警、乡镇干部先后20多次入户进行劝导,解决了其中包含的7户村民的民事纠纷,在政府没花一分钱的情况下解决了矛盾,保证了工程顺利进行。 作为治安户长,老张深知:老百姓是天, 老百姓是地, 只要能时刻把百姓的事情放在心中当成自己的事情, 百姓会体贴你理解你, 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户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他常常说,古人的训诫是他做人的戒尺,他将会继续深入百姓中,了解百姓之急,解决百姓之急,时刻与上级保持高度一致,他坚信团结和谐、互助友善的美丽新农村将会在河南村形成!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