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天水  >  清水县

【脱贫攻坚】清水: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2020/04/29/ 10:14 来源:新天水

林屲村:搬迁户成了“上班族”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胡丽霞 王雪梅 

4月20日早上,清水县白驼镇林屲村村民李志红吃过早饭后,像往常一样前往村里的香菇基地上班:查看菌棒生长情况,给香菇大棚通风,提高空气湿度……李志红的一天在充实忙碌中拉开帷幕。就在李志红到香菇基地的前后,有村民陆续赶来,他们和李志红一样成了村里有工作有工资的“上班族”。

“在扶贫车间上班的村民有32名,和我一样的建档立卡户就有28名,通过这两年的积累,我掌握了一些种植技术,今年打算自己种两个香菇大棚,一边务工一边自己发展产业,收入会高很多。”李志红说,基地的香菇一直不愁销路,好几个大型商场、蔬菜批发点、学校的食堂等都有订单,看着行情好,已经有5户农户开始种植香菇了。

林屲村身处深山,辖区有3个自然村152户712人,2013年底有建档立卡户85户407人,贫困发生率57.16%,是个深度贫困村。

“以前,林屲村有11个自然村分散在各处,交通不便,产业落后,住房条件差,‘贫困’二字一直是全村的标签。为了彻底拔掉穷根,及时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难题,近年来全面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把原来分散在山区的11个自然村集中搬迁到川区的三个集中安置点,从根本上解决了住房问题,达到了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的目标。”清水县白驼镇林屲村第一书记成志平对记者说。

既要搬得出,还要稳得住、能致富,这样搬迁到安置点的村民才不会有后顾之忧。

为了实现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林屲村利用本村特有的气候、水源、大棚、人力等资源,依托天津河北区援建扶贫项目资金50万元,引进天水鑫林洼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从事食用菌生产加工,于2019年6月在村里建成集菌种培育、生产加工、烘干包装、电商销售为一体的就业扶贫车间,从事食用菌的生产加工。截至目前,已建成林屲、童堡2处生产加工基地,生产加工香菇菌棒40万余棒、2万棒灵芝菌棒,其中,5万棒香菇菌棒已大面积出菇、产生效益,35万棒香菇菌棒正在育菌。

据成志平介绍,搬迁之后如何发展产业和解决闲散劳动力是个大难题,除了引进企业,开设扶贫车间外,还大力发展户内增收产业。依托“六大特色产业”,在2018至2019年之间发展蔬菜产业16户,搭建大棚32座,户均增收4500元左右;发展能繁母牛养殖5户,养殖12头,户均增收6500元左右;发展饲草玉米种植户23户545亩,户均收入3500元左右。通过巩固提升主导产业,通过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和户内产业,使全村真正形成了“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产业”的目标。目前,全村只剩下贫困人口2户12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68%,201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8629元,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5611元,顺利实现整村脱贫。

“林屲村食用菌生产拌料、装袋、采摘、包装等大量工序需要手工完成,劳动需求量较大,这让我们有了在家门口务工的机会,还可以照看年老体弱的母亲,感觉到很方便,在务工之余,还能关顾到家里的15亩核桃树。易地搬迁政策让我们免费住上了新房子,扶贫车间让我的钱袋子慢慢的鼓起来。”建档立卡户郭应子说,是好政策能让他在家门口一边上班挣钱一边照顾家里的老人孩子,他对脱贫越来越有信心,生活也越来越有希望。

西城新村:挪“穷窝” 置新业 忙致富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景春燕 马凯

白墙黛瓦、村巷洁净、绿树掩映……春日里的清水县红堡镇西城新村,晴朗而温暖,在蓝天的衬托下美得像一幅画。

整齐的中式两层小别墅间,几位老人一边晒太阳,一边唠着家常,孩童们踢沙包的笑声,让这里洋溢在欢快之中。一墙之隔的院内,女主人王芳贤正在晾晒刚刚洗好的衣服,听闻记者的来意,她高兴地邀请记者参观她的新家。

“现在的房子洋气得很,电视、沙发、茶几、橱柜啥家具都有,我们花了不到一万块就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提及新家,王芳贤赞不绝口。

王芳贤一家以前住在黄家庄,交通非常不便,一条通村小路又窄又陡,只能步行,车辆根本无法通行。但凡遇到下雨天,河水上涨,就只能乖乖待在家里。“以前住的地方条件非常差,庄里的交通不便不说,就连自己家里的房子也是又旧又破,我嫁过来的时候就已经很旧了,到现在结婚14年了,房子一直没有翻修过。”王芳贤说。在西城新村,不仅王芳贤家是如此,大多易地搬迁户都面临着相同的问题。他们的老房子多是年久失修的土坯房,距离镇上比较远,通行不便。

在王芳贤宽敞明亮的新家里,记者很容易从她们一家人热情洋溢的脸庞和淳朴简洁的话语中感受到对新居的喜爱。据了解,西城新村易地搬迁工程涉及余川、黄家、卢家坡、麦牛大湾4个自然村,共97户444人,其中精准扶贫户30户140人。

“搬得出”只是易地扶贫搬迁的第一步,而能否致富则是易地扶贫搬迁“稳得住”的关键。为让这些祖祖辈辈靠天吃饭的搬迁群众不仅能“安居”,也能在新环境里“乐业”,西城新村大力发展了致富产业。

“以前在黄家庄老人卧病在床,没办法出门务工,生活非常困难。现在搬进了新家,就业渠道也就多了,我们也可以就近务工。今年我就在附近的轩辕纸厂上班,一个月工资3000元,而且家里还依靠镇上的产业补助,养了两头牛,每天还能照看一下。我们对未来的生活真得越来越有信心了。”王芳贤高兴得说。

为了确保搬迁群众能够“搬的出、稳的住、能致富”,红堡镇流转土地120亩,搭建钢构大棚300座,优先为精准扶贫户提供2座,主要种植西瓜、西红柿、茄子、辣椒等蔬菜,每棚每年大约能收入8000元左右。建档立卡贫困户黄学明就是受益者之一。

黄学明今年48岁,在以前的村里主要以种植露天蔬菜为生,由于交通不便,辛苦经营了一年的蔬菜,销售却是一大问题。“以前种的露天蔬菜长势不好,收益也不好。现在搬到新地方,我种了8个蔬菜大棚,每年一个棚最少能挣6000元。现在儿子也通过县里的劳务输转去兰州打工了,我媳妇最近参加了家政培训,准备提高就业技能,日子确实比以前有奔头了。”黄学明笑着说。

据悉,西城新村在发展大棚蔬菜时,也在大力发展核桃产业,在村子栽植的1300亩核桃大部分已经挂果,如今西城新村已经初步形成了“山地核桃,川地蔬菜”的产业发展格局。

曹冯村:蔬菜大棚里的“春天”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景春燕 马凯

四月的清水县红堡镇曹冯村,绿意浓浓,生机无限。沿着村里的河谷川地放眼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连片的蔬菜大棚,每到午时,阳光直射,大棚宛如一排排错落有致的巨大“银飘带”。

与空旷凉爽的露天田地相比,大棚内有着另一番景象,浇水、打杈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尽管村民们忙得不可开交,但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在一座西芹大棚里,主人纪今正忙着为这些幼苗浇水。“我们大棚内现在种植的蔬菜主要以西芹、包菜、西红柿等为主。西芹每棚能收五六千斤,一年两茬,效益相当不错。”纪今说。

纪今今年51岁,2016年开始种植大棚蔬菜,并于同年成立了清水县煜浩蔬菜种植合作社。“当时种植蔬菜大棚,考虑到清水县康顺养猪场就在旁边,可以发展生猪—沼气—蔬菜的生态循环模式,生产绿色有机蔬菜,没想到真的发展起来了。”纪今说,为保证蔬菜品质,合作社在现有社员中实行了统一育苗,统一农资配送,统一收购销售的管理模式,确保了蔬菜品质达标。

从最刚开始的14个大棚,到如今的65个大棚,清水县煜浩蔬菜种植合作社已吸引附近10户贫困户一起种植大棚蔬菜。“今年我们合作社订了8万株菜苗,预计能收16万斤菜,这些蔬菜将销往上海、广州、兰州。”纪今笑着对记者说。

蔬菜大棚作为曹冯村的支柱产业,可不单单只此一家。据了解,近年来曹冯村立足川区优越条件,依托设施蔬菜扶贫项目,大力发展川区设施蔬菜。村上沿河谷川地整片统一规划布局,统一设计放线,由县农业科技园区技术人员现场指导,镇村干部包抓,农户自主建设,严格按照每亩0.3亩的标准统一实施。采取“项目补一点、政府拿一点、群众筹一点”的办法,累计投资57万元,建成钢构大棚300座,配套建设主干道和棚间通道,建成了设施完善的村级蔬菜产业基地。

同时,曹冯村还成立了蔬菜产业基地管理小组,统一负责地租收缴、水电管理、农药购进、技术服务和产品销售,并由红堡镇确定专人负责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聘请县农业科技园区技术人员与农户结成技术帮扶对子,定期开展技术指导、组织技术培训,年内举办培训班6期,培训菜农80人(次)。统一引进航天辣椒、科龙西瓜、太空1号西红柿、德尔黄瓜等优良品种,提高了蔬菜产量和效益。

除此之外,曹冯村还另辟蹊径,推行起了“协会+基地+大户”的模式,组建曹冯菜农协会,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以每亩500元的标准租地建设蔬菜大棚,再采取“反租倒包”的办法,吸纳川区种菜有经验、会管理的22户农户进行承包经营,形成了大户带动效应,实现了租金、产业、务工多重收益。

据悉,如今曹冯村的每座大棚年纯收入基本在5000元以上,预计今年全村设施蔬菜收益将达到150万元以上。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