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天水  >  人文天水

天水南宅子匾额书法赏析之六:秀拔成均

 2020/04/21/ 14:48 来源:新天水

文/刘玉璞

本期赏析天水南宅子一块清代匾额,该匾长225厘米、宽115厘米,正文内容为:秀拔成均。上款:恭贺德三贾老先生新荣国子监太学生鸿禧。下款:特授文林郎知成县事江宁陈大均题,道光岁次庚子桂月立。此匾体型巨大,图饰丰富,做工精良。最外框一周雕刻不间断回纹;内过渡框四角及中间上部位置雕五只蝙蝠,下中部雕云中凤,上下部各雕云中八仙;两侧中部各雕宝瓶一只,左侧瓶内雕三戟和荷花,寓意“平升三级,仕途平安”。右侧瓶内雕笔和钱币等,寓意“功名富贵”。

匾的正文文字为阴刻,上下款为阴包阳刻。红底金字,工艺复杂,制作者加入了很多美好的寓意和想法。内框的窄条和其他纹饰都是雕好后粘上去的。此匾制作时间是道光庚子桂月,即公元1840年农历八月。桂月,指农历八月,此月桂花盛开,故称。

文中的贾德三老先生没有资料记载,也无法得知具体情况。时任成县知县陈大均是清代举人,其详细资料无据可考。

匾额释义:秀拔,形容才能出众。《三国志·蜀书·彭漾传》:“超问兼曰:‘卿才具秀拔,主公相待至重’。”成均,相传为远古尧舜时的学校。原始氏族公社后期,氏族的规模逐渐扩大,并组成部落联盟,社会生活也趋向复杂化,除家庭生活、生产劳动和与外敌作战的军事行动外,还有各种祭祀、庆典等集体性的礼仪活动。氏族部落成员间已开始有了等级地位的区分,产生了各种社会行为规范的要求。为了保持和强化氏族部落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对公众的教育和宣传是必不可少的。考古发现的原始氏族公社后期遗址中,往往有一大片空地,有点像现在的广场,显然是氏族部落成员集会的地方。遇上举行各种典礼仪式,召开会议,宣讲告示、规定、要求,以及采取某项行动前的动员、誓师等,都在这里举行集会,可见其具有显著的教育作用。国家产生之后,“成均之教”就成为社会教育的总称,成均也成为天子之学的中心场所。秀拔成均在这里解释为出类拔萃的国子监生员。

这块匾的字体以楷书为主,个别加了一些行书的笔意,是典型的清代书法代表。我们利用这块匾额,不得不说说清代书法。有清200多年间,尽管不同时期的“馆阁体”带有不同的色彩,或以欧阳询为基础,或以赵孟頫为基础,但总不脱“黑、厚、圆、光”的面目,更谈不上个人风格和意趣。这种千人一面、单调呆板的书体,无法体现书法艺术“达其性情,形其哀乐”的审美功能,只是作为获取官阶俸禄的纯工具性技术,道光以后,“馆阁体”书法更进一步走向僵化。如果我们用发展的眼光来看,纵观清代的书法发展过程,其大势基本是帖学逐渐衰落,碑派迅速崛起并取代帖学。艺术应该百花齐放,我们不会崇碑轻帖,但也不能尊帖轻碑,碑与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传承,这一点在当代是明确的。清代这一力量对比变化的转折点在道光、咸丰之际。雍正以前,是明代帖学的延续阶段,书风大致未超出元、明范围;乾、嘉时期,清代帖学达到最高水平,张照、刘墉之名,几与赵孟頫、董其昌不相上下。同时,碑派初兴,在篆、隶书体上已颇具成就。道、咸以降,帖学盛极而衰,碑派书法取代帖学,大行其道。到清末民初,书坛遂成碑派一统天下之势。

当代书法在技法上虽然日趋成熟,但大多是抄书匠,书法理论的研究还与庞大的书法队伍不能成正比。与创作实践相对应的是,清代书学研究亦十分发达,论著繁浩,大到长篇专著、小至题跋札记,谓之汗牛充栋,毫不为过。且所涉及的内容极其广泛、举凡书史论述、理论阐发、书家传记、作品考证、技法传授、临池心得、收藏著录乃至文房四宝,无所不备。

清代前期,书学论著一如书法创作,基本承袭了明代余风。或评古今书家、书迹,或记述自己的书学主张和临池经验,体例多为札记随笔之类,大致反映了清初书坛的风尚意趣和取法途径。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倪后瞻的《倪氏杂著笔法》、姜宸英的《湛园题跋》、陈奕禧的《绿阴亭集)、杨宾的《大瓢偶笔》、何焯的《义门题跋》、冯班的《钝吟书要)、王澍的《论书剩语》《翰墨指南》《竹云题跋》及《虚舟题跋》等。这些著作大都结合作者的经验,对古今书家书迹进行品评,其中不乏独到之处,时有真知灼见。如姜宸英、陈奕禧在论著中均已感到帖学之弊,并对清初备受推崇的董其昌颇有微词。而杨宾主张学书“宜先取六朝人以前碑版细观”,则可视为碑学意识的萌芽。

乾、嘉之际,考据、金石、文字之学盛行,碑派书法兴起于世,碑学理论亦应运而生。碑学问世之初,因受金石考据学影响,注意力多集中于秦、汉碑刻,碑派书家均以篆、隶二体为突破口,立足于世。研究碑学者,广泛搜罗,排比著录,为碑学理论奠定了深厚基础。如孙星衍《寰宇访碑录》《平津馆金石萃编》,王昶《金石萃编》,黄易《小蓬菜阁金石目》《嵩洛访碑日记》等,均对金石碑学研究有重要价值。而翁方纲声名显赫,所见既多,著述宏富,更是乾隆时碑版考证的领轴人物。嘉庆中,阮元作《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大力提倡六朝碑版,遂使碑学主张被正式提出来。此后,治碑学者已不仅仅局限于搜访著录和排比考证,更以碑版拓本推求笔法渊源,进而总结书风演变规律,从而达到书法史的研究目的。继阮元之后,更有包世臣著《艺舟双楫》发挥阮氏观点,推崇北碑。其最重邓石如,又提出万毫齐力、全身力到等审美原则,使碑学理论除对书法史的梳理研究外,更直接介入创作技法。

清代末年,碑派书法统治书坛,碑学理论亦大放异彩。光绪十七年(1891),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问世,立即引起国内外书坛的重视,影响远播日本。他继承包世臣的理论,崇碑抑帖,尤其对南北朝碑版大加褒扬,从其源流变迁、风格特点、购藏临习直到技法经验,条缕分明,论证全面,堪称碑派书法和碑学理论的集大成者。至清末,一些有识之土开始反思碑学,重新审视帖学的价值,提出碑帖结合、南北并重的主张。沈曾植、杨守敬在其著作中都表示出这种客观的见解。当碑学风靡群从之时,能持此平和冷静之论,诚属难得。

我们目前看到的清代书法,无论题匾还是题联,基本上也是一个面目的居多,有特色的有个性的不多,这也有似于当今的展览体,在当时很流行,有了历史积淀后再来审视,觉得索然无味。这不得不给我们警示:在沿袭传统书法的同时,在当代书风中可以汲取营养但不能被左右,不以急于确定自己的“某某体”为目的,摒弃急于求成的心态,把书法作品作为艺术成果来对待,放低姿态,尊崇学术,提升修养,必将会在书坛历史上有一席之地。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