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天水  >  张家川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张家川县大阳镇产业扶贫出“实招”

 2020/04/14/ 16:39 来源:新天水

新天水讯 据张家川县融媒体中心消息 “一辈子了只会种地,在药厂打工的这几年,我学会了对药材的分拣、晾晒、切片、打包,很多东西只要想学都不难。”今年53岁的杨永恒,原是张家川县大阳镇大阳村的贫困村民,如今在药厂打工,每月有二千多元的收入,已于去年成功脱贫。4月12日,在药材厂采访时见到了他。

杨永恒口中的药厂,说的是位于大阳村的甘肃天水圣慈药业有限公司大阳分公司,是一家以黄芪、党参、当归、板蓝根、大黄等中药材种植、购销及初加工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公司设立张家川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协会,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链模式,近几年来,累计在全县发展带动药材种植合作社30余家,带动种植户1359户,其中仅贫困户就有317户。

如今,像杨永恒这样受益于产业扶贫成功脱贫,且掌握一门技能,实现在家门口稳定就业的群众,在大阳镇越来越多了。

作为脱贫攻坚的主要抓手,农业产业扶贫是大阳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关键举措,也是从“输血扶贫”转向“造血扶贫”的重要体现。该镇通过不断提升群众发展产业内生动力,实行“短中长”结合,发展农业扶贫产业,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社+党建+基地+农户”产业链发展模式,做到了产业扶贫出实招,脱贫攻坚收实效。

“下点雨好,正好有助于下苗子!”尽管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却丝毫没有影响在中庄村二百亩黄芪种植基地工人干活的热情,中庄村党支部书记马保平拭去脸上的雨水,“按照镇上的安排,今年我们合作社仅黄芪就种了二百多亩,按照‘建设基地、扩大规模、辐射带动’的发展思路,竭尽全力让村民的钱包鼓起来”。

“说实话,二百亩的种植面积来之不易,最初合作社里没有一个人愿意种这种‘陌生的东西’”。马保平告诉记者,在产业扶贫过程中,群众的心理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怕”。怕什么?怕种不出来,怕种出来了卖不掉。为了克服群众“怕”的心理,村党支部发动党员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我们只是出点地,地不种也是荒着,流转出去还有流转费。合作社出苗子、出农机、出肥料、帮收购,还有县上镇上派下来的农业专家出技术,我们有什么好怕的?流转后在自家地里打工,还能挣工钱!”

党员带头干,做给群众看。

“我老婆常年有病,家里9口人,人多劳力少,拖累大的很,我把山那边自家的地都流转了出去,现在光是在合作社干活挣工钱,一天100元,干散的很!”中庄村村民马世俊指着远处,“如果今年合作社的黄芪种植效益好,我明年也准备种几亩。”

“产业扶贫的过程中,最难的是激活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一些贫困户宁愿在村上闲转,也不愿出去干活,存在‘等、靠、要’思想。对于有劳动能力、无脱贫志气的贫困群众,做好思想引导、克服思想惰性是激发内生动力的前提。”大阳镇镇长马晖说,“大阳镇充分发挥村两委干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从镇村实际出发,积极发展培育特色富民产业,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为目标,调结构、抓重点,兴产业、啃难点,着力解决群众最忧最盼最急的产业规模小、产业链不长、产业效率低等突出问题,重点在‘龙头带动、特色引领、沿链增值、组合发展’四个方面求突破、促发展,通过多种途径‘扶强带弱、结对互助’,共同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据了解,今年开春以来,大阳镇先后在汪洋村、豁岘村等村建设大黄种植基地1300亩,在阳沟村建设黄芪育苗基地300亩,在南山梁一带种植黄芪、党参1000亩,在太原村建设优质红富士苹果园800亩、核桃园2000亩。同时,大阳镇紧密结合地域特点和气候条件,全面实施特色养殖扶贫产业增收项目,确保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全部用在“刀刃”上,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先后在阳沟村投资300万元新建梅花鹿养殖基地,饲养梅花鹿180只;在南山村投资480万元建成林麝养殖基地,两期4栋180间,养殖林麝76只;在下渠村投资200余万元建成规模化土鸡养殖场,利用发酵床养殖技术,养殖太行鸡1.2万只。

“一辈子了只会种地,在药厂打工的这几年,我学会了对药材的分拣、晾晒、切片、打包,很多东西只要想学都不难。”今年53岁的杨永恒,原是张家川县大阳镇大阳村的贫困村民,如今在药厂打工,每月有二千多元的收入,已于去年成功脱贫。4月12日,在药材厂采访时见到了他。

杨永恒口中的药厂,说的是位于大阳村的甘肃天水圣慈药业有限公司大阳分公司,是一家以黄芪、党参、当归、板蓝根、大黄等中药材种植、购销及初加工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公司设立张家川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协会,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链模式,近几年来,累计在全县发展带动药材种植合作社30余家,带动种植户1359户,其中仅贫困户就有317户。

如今,像杨永恒这样受益于产业扶贫成功脱贫,且掌握一门技能,实现在家门口稳定就业的群众,在大阳镇越来越多了。作为脱贫攻坚的主要抓手,农业产业扶贫是大阳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关键举措,也是从“输血扶贫”转向“造血扶贫”的重要体现。该镇通过不断提升群众发展产业内生动力,实行“短中长”结合,发展农业扶贫产业,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社+党建+基地+农户”产业链发展模式,做到了产业扶贫出实招,脱贫攻坚收实效。

“下点雨好,正好有助于下苗子!”尽管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却丝毫没有影响在中庄村二百亩黄芪种植基地工人干活的热情,中庄村党支部书记马保平拭去脸上的雨水,“按照镇上的安排,今年我们合作社仅黄芪就种了二百多亩,按照‘建设基地、扩大规模、辐射带动’的发展思路,竭尽全力让村民的钱包鼓起来”。

“说实话,二百亩的种植面积来之不易,最初合作社里没有一个人愿意种这种‘陌生的东西’”。马保平告诉记者,在产业扶贫过程中,群众的心理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怕”。怕什么?怕种不出来,怕种出来了卖不掉。为了克服群众“怕”的心理,村党支部发动党员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我们只是出点地,地不种也是荒着,流转出去还有流转费。合作社出苗子、出农机、出肥料、帮收购,还有县上镇上派下来的农业专家出技术,我们有什么好怕的?流转后在自家地里打工,还能挣工钱!”

党员带头干,做给群众看。

“我老婆常年有病,家里9口人,人多劳力少,拖累大的很,我把山那边自家的地都流转了出去,现在光是在合作社干活挣工钱,一天100元,干散的很!”中庄村村民马世俊指着远处,“如果今年合作社的黄芪种植效益好,我明年也准备种几亩。”

“产业扶贫的过程中,最难的是激活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一些贫困户宁愿在村上闲转,也不愿出去干活,存在‘等、靠、要’思想。对于有劳动能力、无脱贫志气的贫困群众,做好思想引导、克服思想惰性是激发内生动力的前提。”大阳镇镇长马晖说,“大阳镇充分发挥村两委干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从镇村实际出发,积极发展培育特色富民产业,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为目标,调结构、抓重点,兴产业、啃难点,着力解决群众最忧最盼最急的产业规模小、产业链不长、产业效率低等突出问题,重点在‘龙头带动、特色引领、沿链增值、组合发展’四个方面求突破、促发展,通过多种途径‘扶强带弱、结对互助’,共同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据了解,今年开春以来,大阳镇先后在汪洋村、豁岘村等村建设大黄种植基地1300亩,在阳沟村建设黄芪育苗基地300亩,在南山梁一带种植黄芪、党参1000亩,在太原村建设优质红富士苹果园800亩、核桃园2000亩。同时,大阳镇紧密结合地域特点和气候条件,全面实施特色养殖扶贫产业增收项目,确保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全部用在“刀刃”上,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先后在阳沟村投资300万元新建梅花鹿养殖基地,饲养梅花鹿180只;在南山村投资480万元建成林麝养殖基地,两期4栋180间,养殖林麝76只;在下渠村投资200余万元建成规模化土鸡养殖场,利用发酵床养殖技术,养殖太行鸡1.2万只。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