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天水  >  天水市

【天水日报社扶贫公益广告】王窑镇:脱贫路上花椒香

 2020/04/10/ 09:35 来源:新天水

王窑镇素有“花椒之乡”的美誉,王窑花椒以色泽鲜、果粒大、麻味足等特点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曾经的王窑镇是秦安县最贫困、偏远的山区乡镇之一,产业单一,农民收入低。但是,这里气候湿润,日照充足,热量丰富,具有种植花椒独特的区位优势。

近年来,为了将花椒做成富民强镇的支柱产业,王窑锲而不舍的抓花椒产业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招商引资、土地流转、林地流转等形式,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建设花椒规模化种植基地,发展重点村和专业户、重点户,示范推广标准化技术,带动花椒科学化、标准化生产管理,努力形成龙头企业带动、专业合作社(协会)推动、家庭农场促动、千家万户参与的良好发展格局。同时实施品牌化战略,优化花椒生产、加工技术,精心培育品牌,形成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品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提高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开拓国内花椒消费市场。

经过几年的努力,昔日的贫困镇成了远近闻名的“花椒之乡”,全镇种植花椒共计2.7万亩,2019年产花椒2400吨,总产值3.1亿元。如今王窑仅花椒一项收入就达到人均超过万元,花椒产业为脱贫攻坚打下坚实的基础。

昔日贫困镇 如今变椒乡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邵兰霞 马凯

秦安县王窑镇素有“花椒之乡”美誉,王窑花椒以色泽鲜、果粒大、麻味足等特点受到消费者青睐。近年来,王窑镇围绕花椒做文章,通过基地示范带动,昔日小花椒成为如今助农增收的大产业。

如果说王窑花椒美誉在外,那么张洼村的王建文就是远近闻名。

4月8日一早,王建文和四川客商陈春来到硬湾村收购花椒,受疫情影响,花椒价格也下降了。

“因为疫情今年收购比往年迟了一个月,前几天每天只能收一两千斤,今天还不错,收了一万多斤,品质也好。”王建文说。

从事花椒交易20多年的王建文,一眼就能分辨出花椒品质的好坏。“秦安花椒有大红袍、大油椒等,王窑大红袍最受消费者欢迎。”

陈春因花椒与王建文相识。几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陈春发现王窑镇的大红袍花椒品质很好。通过他的推广,王窑大红袍花椒走进了四川,他也成为王建文最重要的生意伙伴,年交易花椒100多万斤。

随着王窑花椒产业的不断壮大,与王建文合作的花椒收购商有十几个,他们大多来自成都、重庆等地,年交易花椒几百吨。“他们看中的是本地花椒的品质,因为有品质做保障,诚信交易,生意才越做越好。”王建文说。

在王窑,家家户户种植花椒,吕山村更是建起了万亩优质花椒示范基地。在村民高小强的眼里,漫山遍野的花椒就是挂在枝头的钱串串。几年前,他宁愿在外地打工也不愿意回家,如今他和朋友流转土地100多亩,成立花椒合作社,带动周边村民种植花椒。就这样,原先不被他看好的小花椒,竟然让他做成了大产业。高小强因花椒走上富裕路,吕山村也随着花椒产业的做大做强,朝着美丽乡村迈进。

无论是王建文的成功还是高小强的脱贫致富,都源于花椒产业的发展壮大。

近年来,为将花椒做成富民强镇的支柱产业,王窑镇通过基地示范带动,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动、专业合作社(协会)推动、家庭农场促动、千家万户参与的花椒产业发展格局。还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提高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开拓国内花椒消费市场。目前全镇种植花椒2.7万亩,2019年产花椒2400吨,总产值3.1亿元。

王窑镇党委书记曹晓刚说,镇政府立足打造“优质花椒产业示范镇”发展思路,建立了王窑花椒产业协会,打造了王窑万亩优质花椒示范基地,基地面积达2.3万亩。随着吕山、高庙、刘窑等17个行政村万亩优质花椒示范基地的建成,王窑花椒对于秦安花椒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仅花椒一项人均收入超过万元,花椒产业为脱贫攻坚打下了坚实基础。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