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天水  >  秦安县

【脱贫攻坚】秦安:易地搬迁“挪穷窝” 产业扶贫“拔穷根”

 2020/04/08/ 16:26 来源:新天水

新天水讯 据秦安县融媒体中心消息 近年来,秦安县按照“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的发展要求,结合农村“三变”改革,不断探索创新各类“扶贫车间”新模式,在做好易地搬迁工作的同时,鼓励搬迁户就近就业,稳定脱贫。

一排排新居错落有致,一条条道路平坦宽阔,一张张笑脸随处可见……走进秦安县王铺镇青林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处处呈现出一派和谐新气象。

伴着艳阳,走进王铺镇青林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老人在门口晒着太阳,聊着家常;孩子在干净宽敞的村路上跑来跑去,嬉戏玩闹。一幅和谐美好的生活画面。青林村村民刘银霞告诉记者:“她以前都没敢想过能住上这么漂亮的房子。”按照扶贫政策,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刘银霞,只交了一万元建房款,就住进了新房。青林村驻村干部李全亮告诉记者:“青林村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在2018年就已全部完成,共建住宅43处。其中建档立卡户贫困户32户,一般户11户。”

胡银祥是中山镇胡崖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上有老人生病,下有孩子上学,日子一直过得拮据紧巴。在党的富民政策支持和自身的努力下,他于去年正式脱贫,搬入新居。“新房比老家的塌房烂院要宽敞明亮得多,国家有易地搬迁这个政策,我真的非常感谢”。比胡银祥更开心的是他的女儿,“我们原先的那个房子里,根本就没有写作业的地方。这个房子里有个课桌,我们可以坐着写作业,非常方便”。

同青林村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一样,胡崖村在搬迁前,背倚大山,面临山崖,居住条件十分恶劣。搬迁后,村民们不仅住上了白色小楼房,柏油马路还通到了家门口。胡崖村党支部书记胡生奎说:“搬迁后,我能明显感觉到村民在生活方面的变化。日子越过越好,村里的特色产业、扶贫车间也都见了成效”。

截至目前,秦安县共搬迁群众1043户524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14户3139人,非建档立卡户429户2107人,涉及10镇15个安置点。

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为了方便村民就近就业,秦安县在住房安置区建立了“扶贫车间”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帮助贫困户稳定脱贫。在中山镇刘箕村启源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一年多的王小合告诉记者:“丈夫在外地打工,我留在家中照顾老人孩子。自从有了合作社,又能照顾家里又能赚点钱”。

目前,启源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冬花面积达1000余亩,吸纳村上务工人员5800人次,发放劳务费45万余元。启源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应子说:“我们村原本有贫困户94户,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只剩3户了”。 中山镇还因地制宜引进了冬花、万寿菊、鸭蛋养殖等一批特色产业,帮助村民拓宽增收渠道。百万蛋鸭养殖基地饲养员胡江维说:“自从来到鸭场工作,我就没再出去打工了。每天的工作主要是给给鸭子捡蛋和喂料,一月3000多,而且家就在附近,很方便”。

如今搬迁群众搬进了宽敞明亮舒适的安置房,充分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重点发展贫困人口能受益的产业,确保了产业持续发展,群众持续增收,为推动秦安扶贫攻坚进程增添了新动力。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