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天水  >  天水要闻

雒世忠:重返母校话今昔

 2019/08/13/ 15:42 来源:天天天水网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秦州儿女砥砺奋进,坚持不懈,取得了光辉的业绩,天水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是小的国,国是大的家。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与奋斗都与祖国息息相关,都是国家进步发展的推动者、亲历者。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天水日报融媒体开设“我和我的祖国”专栏,通过每个秦州儿女真切的经历感受,抒发对祖国发展深情的祝福,讲述70年来天水大地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重返母校话今昔

  □雒世忠

  作者简介:雒世忠,生于1948年9月,退休干部,曾任秦安县政协副主席,天水市作协会员。

  我的家乡在秦安县叶堡镇叶堡村。解放前夕,作为周围最大的村庄,居然没有一所学校。村子里绝大多数父老乡亲都是文盲。解放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教育,解放伊始就在我们村创办了学校——叶堡小学。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我和同村大多数适龄儿童一道,兴高采烈地背上母亲自己织的土布自己手工缝的书包,踏入了我们村的小学校。这是所土改时没收地主宅院改建的学校,教室是由住房改造的。每座教室占地约20多平方米,紧贴左右墙壁摆着长约1.5米的两列五排长条课桌和长条凳,中间留有通道。每张课桌后长条凳上挤坐5名一年级小学生,同一排两把长条凳上要挤10人,前后五排共挤着40多名一年级小学生。教室虽然低矮破旧,桌凳非常简陋,学生坐得很拥挤,但比起邻村那些在低矮土屋里趴在土台台、坐在土台台上念书的小同学们,我们的条件已经相当不错了。当时我们学校教室的窗子比较小,木格窗棱上糊着白纸透光不太好,因而教室光线较差。我记得我上一年级第二学期时,学校给我们教室的门窗安装了玻璃,教室骤然亮了起来,引来全校学生看稀奇。同学们开玩笑说,玻璃窗儿玻璃门,里边坐着玻璃人。我们的那个学校当时仅有四座教室,分别安排一、四、五、六年级上课。当我升到二年级时,被安排到学校附近一座庙宇的大殿里去上课。大殿里泥塑的神像去除了,但墙壁上的壁画仍在,我初次进入大殿,看着那些龇牙咧嘴的画像,觉得非常恐惧。大殿比我们原来民房改造的教室高大多,门窗也很大,窗棱上虽然也糊白纸,但大殿里边的光线还可以。由于面积大,学校安排我们二年级和三年级的两级80多名学生在大殿里同时上课。每次上课时老师先给二年级的学生讲,让三年级的学生预习新课,然后再给三年级的学生讲,让二年级的学生复习讲过的课。这种教学方式当时称复式班,是学校在缺老师、缺教室的情况下的无奈选择。当时,白天我们在教室里上课,晚上,我们的教室还被村上用来办夜校,教村上的青壮年识字扫除文盲。

  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非常高。学校在进行智育教育教我们学好语文、算术、音乐、美术等课程,进行体育教育锻炼身体的同时,我们尊敬的老师——辛勤的园丁还在我们幼小的心灵播下了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集体、爱护公共财物以及遵守纪律的种子。从一二年级开始,我便学会了唱国歌及《东方红》《歌唱祖国》等歌曲,认识了国旗、国徽。二年级我加入了少先队。记得当时我们领取红领巾时,老师告诉我们,红领巾是先烈用鲜血染红的。我听了非常激动,觉得加入少先队,继承先烈的遗志,是非常光荣的。每天早上,我都要用心把红领巾叠得平平整整系在脖子上,晚上放在枕头旁。自己觉得,作为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儿童非常幸福,非常自豪。

  光阴荏苒,转眼过去将近30年,我的女儿也踏进了我上过学的小学校。那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全国各地正在风起云涌地开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行各业正在拨乱反正,到处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当时,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教育工作拨乱反正,我们学校和全国各地的学校一样,短期内迅速恢复了被“四人帮”搞乱的教学秩序,走向了依法依规发展的正轨。虽然仍在原址办学,但学校教师、教学班数和学生人数都比我上学时增加接近一倍。同学们两人一张课桌,每人一个凳子,再也不用挤长条桌、长条凳了。我的女儿和我当年一样,戴上了红领巾,学会了唱国歌,通过学校开展的升国旗、向国旗致敬等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在幼小的心灵里也种下了热爱祖国的种子。

  后来,由于客观原因,我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不再在老家生活了。但我依旧惦记着故乡,时不时抽空去老家转转,看看家乡的新变化。斗转星移,进入新世纪,我发现在故乡变化越来越大,母校的变化更是今非昔比。一座两层和两座三层的教学大楼拔地而起。学校的教学区、办公区和教职工宿舍分开了,校园面貌焕然一新。要不是我熟悉母校的方位,还真认不出这就是我原来上过小学的地方。小学生个个脸上流露着天真烂漫的笑容,人人都穿着清一色崭新整洁的校服,系着红领巾,和城里的学生娃一样干净利落,和城里的学生娃一样活泼可爱。

  70年来,我的母校变化越来越大,我们和我们的子孙就学条件越来越好。以小见大,这巨大的变化折射出我们亲爱的祖国70年来越来越繁荣,越来越富强。

  愿我们的祖国将来更加昌盛,愿同胞的生活将来更加美满,愿我们中华民族的家园处处繁花似锦!

  波澜壮阔的70年,每个人的生活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您想与读者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想,请与我们联系。

  联系电话:0938—8286509

  投稿邮箱:rbywb@163.com

相关新闻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

1   降压供水公告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2018年享受政府特
3   兰州:黄河里冲出一条一米长的娃娃鱼
4   林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积极
5   省食药监局:效价指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未流入甘肃
6   每日甘肃网7月22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7   【全国网媒看平凉】探访崇信龙泉寺 感受文化旅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