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天水  >  秦州区

生态文明 美丽秦州

 2019/07/17/ 09:30 来源:天天天水网

  

编者按:

今年以来,秦州区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展现秦州区项目建设的亮点和成效,天水日报全媒体推出《全市重点项目进行时——秦州篇》。

项目建设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秦州区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引擎,通过紧扣政策抓争取、聚焦重点抓落实、创优环境抓服务等举措,聚焦政策机遇,统筹谋划实施重大项目,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重点重大项目建设高歌猛进,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全新动力。

季夏时节,新闻周刊采访组走进秦州区,深入天水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南山云端文化旅游度假区、平南特色小镇、城区北山地质灾害治理、南北两山“六大生态园”和两条“生态景观长廊”等项目建设现场。在现场,感受到的是扑面而来的经济发展热潮;放眼看到的是项目建设的风生水起;处处洋溢的是跨越发展的十足干劲。记者用镜头和笔触记录下工程日新月异的建设速度及为秦州区带来的巨大改变。  

生态文明 美丽秦州

——秦州区生态环境项目建设综述

  □天水日报见习记者马凯 文/图

  “古城天水,藉水环绕,渭河逶迤,南山为屏,北山为障,然因历史自然因素,南北两山水土流失,童山秃岭,黄土裸露,城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曾几何时,这是老秦州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几十年间,无数秦州儿女齐心奋战在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线上,秦州大地裸露的黄土被一抹抹绿色覆盖,特别在2019年,秦州区以打造生态宜居的人居环境和绿化共享的发展环境为目标,以“城区提升改造+南北两山生态绿化”为重点,按照“一年见成效、三年见规模、五年大提升”的建设思路,推进了“两廊六园”为亮点的城乡生态绿化工程,如今放眼城区,环顾两山,绿意盎然,花团锦簇,层次多样、结构合理、点线面结合的城乡绿化体系已经初步建立。

 

 生态建设 由绿到美

  人间最美四月天,踏青赏花正当时。每逢四月,牡丹花开,许多天水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去处,那便是豹子沟牡丹园。已经存在了十几年的牡丹园对于天水人的意义不止于简单的赏花观景,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节日的象征。今年,牡丹园又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牡丹种植观赏区核心区域面积从原有基础上增加到500亩左右,新增品种百花争艳,各显其芳,络绎不绝的人蜂拥到牡丹园一睹花容。

  7月10日,记者在牡丹园看到不同品种,不同花期的花朵虽然过了花期,但依然郁郁葱葱,生气勃勃。相比几个月前的牡丹园,如今又新增添了很多围栏,白绿相间的围栏在花园与走道之间有序放置,让牡丹园看起来更加井然有序。采访中,记者看到牡丹园一片平坦的空地上有几十棵零散的小树,乍看之下,小树杂乱无章,但走进以后才发现每四棵小树自然形成一个长方形并依次排开,每个长方形代表一个停车位,每个停车位都与周边绿植完美融合,这便是牡丹园的——生态停车场。“南山牡丹生态园以打造秦州全域旅游和乡村旅游品牌景点为建设目标,按照因地制宜、有序扩建、扩大规模、提升档次的建设思路,逐步将豹子沟牡丹园打造成为陇东南规模最大、最具观赏性的专类园区。扩建规划面积1000亩,其中核心区域面积500亩,引进栽植新品种牡丹12万余株。同时还配套建设了步道、围栏、停车场等基础设施。”豹子沟珍稀植物园工作管理站站长刘永生说,随着牡丹园花色品种的增多及园内布局越加完善,牡丹园的游客数较之以往有很大提升,就算不是花开时节,也有很多人在牡丹园散步或锻炼。

  上述的变化并不仅体现在牡丹园,对于工作了三十余年的老林业人——秦州区林业勘察设计队队长石峰来说,这种变化是秦州区生态建设思路本质上的变化。“我刚参加工作时,林业人的工作基本就是重复单一的绿化模式。”石峰说,后来不仅有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城在景中、绿围人绕”的跨越式发展,也有了今年的“绿色美山,万花新园”的规划,石峰可以说是见证了秦州区生态建设从生态绿到生态美的转变。

  在秦州区西十里,有一片占地76亩的石榴生态园区,园区内部,零星烂漫的石榴花,如一片片红霞,轻轻挂在弯曲的树枝上。登高望远,绿意盎然的生态园与路对面市三中新校区红色教学楼相映成趣,别有一番美的意境。

  据石峰介绍,太京石榴生态园东起平峪沟、西至市三中新校区、南至秦州大道、北至天润桥。“生态园以打造城市西区特色景观游园为目标,以石榴绿化美化为主,栽植胸径8厘米以上独杆石榴树800余株,小型花石榴1500余株,搭配栽植雪松、黄杨、石楠、侧柏等常青乔灌木和紫薇、连翘、丁香等花卉植物,并形成大面积草坪景观。后续还将建设浇灌系统、园路、健身小广场、座椅、公厕、小型服务房、景石等配套设施。”他说。

  生态管护 任重道远

  驱车前往南山生态景观长廊,一路向上,道路边坡的格桑花竞相绽放,这些傲然挺立的花朵在风中自由摇曳,特别在午后阳光的照耀下,绽放着炫目的光彩。它们长势极旺,认真点缀着平整的柏油新路,整条路都是碧草繁花,美不胜收。

  这条景观长廊起于南郭寺山门,终结于李官湾,全长7.5公里。近年来,秦州区按照乔灌结合、花草搭配、条块治理、立体配置的建设模式,重点对这片区域内道路两侧、南山云端周边、李官湾新村及区域内荒坡荒地进行了整体绿化美化,累计栽植塔柏7.2万余株、雪松2200余株、香花槐2100余株,栽植小叶女贞、金叶女贞、连翘、红梅、冬青、石楠等花灌木12.7万余株,兰草、蜀葵、波斯菊、硫华菊、百日草、万寿菊等草花的种植面积达20万平方米,是集文化旅游、生态观光、农事体验、农家乐为一体的生态景观长廊。

  这条长达7.5公里的生态长廊项目不仅在修建过程中倾入了建设者诸多精力,日常管护更是让工作人员费尽心血。采访中记者发现,长廊沿线都设置了铁丝围栏。“随着游客增多,路旁的花有时候会遭到损坏,虽然我们在显眼处设置了警示牌,护林员也会经常查看,但因为跨度太长,还是力不从心。”城郊林业工作站站长杜纪元说,设置了铁丝围栏后,花卉损坏的情况大大减轻了。

  除人为因素外,自然因素也在考验着沿线的工作人员,杜纪元告诉记者,如今气温升高,杂草丛生,部分地区的杂草甚至将花遮盖了。上周,杜纪元便组织了几十位工作人员对沿线的杂草进行了逐一清除。“但除草工作每年要进行5遍左右,甚至许多小草因为太小很难清除。”杜纪元说。

  管护工作并非南山生态景观长廊单独面临的问题,王家磨连翘生态园也依然存在。王家磨连翘生态园是以连翘为主的特色生态景观,绿化区域面积5000亩,栽植各类苗木52.5万株。然而这些新种植的苗木刚刚接触到北山的土壤就遇到了严峻的考验。“今年我们种上苗木后就遇到了干旱天气,一个多月没下雨,为了保证成活率,当时几乎天天拉水上山浇水。”中梁林业站站长赵进军说,在大家的努力下,苗木的成活率有了保障,如今为了苗木茁壮成长,他们还会不间断地浇水。

  干旱是北山的生态长廊和生态园常遇到的问题。以提升成纪新城区背景生态景观,兼顾生态经济效益的孙家坪柿子生态园面积达1000亩,主要包括采摘园及散植两部分,主栽品种为日本阳丰甜柿子,栽植柿子树1万余株,其中小苗建园栽植8000余株,大苗散植栽植3000余株。藉源林场副场长方向武介绍,在此处建柿子园是因为柿子树“祖先”常居于此。顺着方向武所指方面,目光所及充满绿意的柿子林里,几十株柿子树都粗壮挺拔,树冠如云。这些柿子树不知在这儿存活了多少年,但因为它们长势很好,土壤适合柿子生长,所以1万余株柿子树才扎根于此。老柿子树与新树相距不远,远处看去像母亲低头注视着缓缓生长的婴儿,但这些新生婴儿却需要更多的呵护。

  “柿子树栽种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缺水,因为北山土壤干旱,为了保证树苗长势,我们在山上建了三个蓄水池,栽种前先在树坑里浇水,等水渗透后再栽种,最后还要铺上地膜。”方向武说,如今天气逐渐升温,苗木也就需要更频繁的浇水,对长势不好的还要输营养液。

  生态建设并非一蹴而就,管护工作任重道远。工作在一线的林业人,常年奔波在田间地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全区的生态资源保驾护航,为保卫绿色家园辛勤工作。正是有了他们默默无闻的奉献,才有了市民历历可见的满目苍翠和繁花似锦。

  生态大计 环保并重

  行走在秦州的大街小巷,夏天和熙的风轻轻吹过,主干道上满目苍翠的绿植将街道装点的绿意盎然,偶有精致的花盆镶嵌在绿植外墙之间,令人赏心悦目。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令市民欣喜的变化就是城区整体的环境空气质量越来越好了。

  ·据统计,2018年秦州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04天(扣除不利气象条件和区域性、地形条件等影响);2019年前半年,秦州区的优良天数达到165天,同比上升7.6%,其中PM10浓度平均值6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7%,PM2.5浓度平均值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3%。全区区域噪声均值54.3分贝,道路交通噪声58.2分贝,达到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规定要求,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均达到省上考核目标,城区生态环境更加宜居宜人。

  这些成就的取得与秦州区重视环保工作密不可分。近年来,秦州区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各级各部门都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的落实不是生态环境部门一家之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各部门、各行业在开展工作时积极主动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首要因素予以考虑。重视环保、支持环保、做好环保已成为全区各单位的共识。

  近年来,秦州区补齐环保工作的瓶颈短板,生态环保从治标转向治本发展。“区上按照‘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坚持强化监管和项目治污并举。”天水市生态环境局秦州分局负责人闫礼全介绍说,从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开始以后,秦州区在全面分析研判环保工作短板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和省、市补短板工作要求,连续谋划实施污染防治“十大工程”,对各部门实施的环保项目进行统一指导、分类实施,相继实施了秦州热源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煤炭一级配送市场、乡镇垃圾污水处理、百公里生态长廊、智慧环保等一系列重大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实现了项目治污常态化。“通过大力实施‘十大工程’,我区生态环保短板得到有效补齐,环保工作能力进一步提升,全区生态环保工作水平又上了新台阶。”闫礼全说。

  各项环保工作的开展,一大批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秦州区餐饮门店普遍得到治理、建筑工地扬尘得到有效管控,城区黑臭水体治理,城市环卫工作由更加专业的公司开展,餐饮油烟污染、施工和道路扬尘污染明显减少,城市随意堆放垃圾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大多数黑臭水体已经消除,群众环境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相关新闻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

1   降压供水公告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2018年享受政府特
3   兰州:黄河里冲出一条一米长的娃娃鱼
4   林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积极
5   省食药监局:效价指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未流入甘肃
6   每日甘肃网7月22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7   【全国网媒看平凉】探访崇信龙泉寺 感受文化旅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