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天水  >  天水要闻

兰沟新村村民的幸福生活

 2019/01/23/ 09:14 来源:天天天水网

  开栏的话: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为了凝聚全市人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奋进新时代的强大精神力量,天水日报社在新春之际,两会召开之后,组织开展全媒体提升“四力”走基层大型采访活动。活动将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主线贯穿全年,在天水日报社全媒体统一开设“我和我的祖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专题、专栏,同时以时间节点为顺序,立足各媒体特点,开设“新春走基层”“我们的节日”“记者蹲点”“大美天水”等一批子栏目,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充分报道我市落实党中央决战“五位一体”整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生动实践。

  这次活动将以提升“四力”、深入“走转改”、编采人员岗位大练兵为抓手,在锤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基层采访中,培养适应融合发展需要的“全媒体”“复合型”新闻人才,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真创新、能打胜仗的新闻工作者队伍,采写出一批“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群众喜欢看的精品佳作。即日起,天水日报社全媒体提升“四力”走基层大型采访活动启动,“新春走基层”栏目率先与读者见面,敬请关注。

“山里人”变“城里人”

——兰沟新村村民的幸福生活

  □记者 裴婷婷

  “在山上住了这么多年,能在镇上住上新房子,感觉就像做梦一样。”1月20日,农历节气大寒,记者驱车来到武山县易地扶贫搬迁点桦林镇兰沟新村时,刚从大山深处搬迁过来的贫困户李小强感慨地说。

  和李小强一样新搬进兰沟新村的,还有69户郝山、上沟等3个贫困村5个自然村的贫困户,从偏僻乡村村民摇身变成镇上的“城里人”,他们在这里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贫困户搬出深山享幸福

  当冬日的暖阳露出云端,桦林镇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一栋栋“别墅洋房”整齐排列,沐浴在金色的阳光里,三三两两的安置群众漫步其中,不时传来阵阵欢笑声,一派安详和谐的场景。

  “快进来坐,屋里头暖和……”李小强热情地招呼记者。李小强说,他从陈咀村搬到兰沟新村,与父母、哥哥和侄女一起住在这个面积100平方米,窗明几净、舒适安逸的新家中。“这个房子总价22万元,政府补贴了21万,我们只掏了1万元,就住进了这么好的新房。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

  “你看新房有院子、自来水、三间卧室、独立的卫生间和厨房,冬天还有碳纤维的地暖……”李小强说,以前他家住的土坯房破陋不堪,吃水要走三四十分钟的山路去挑山泉水,夏天干旱的时候只能喝水窖里存下的雨水。因为道路崎岖,外面人不愿来,沟里人出去也难。“那时候,我们全村8年都没有娶过一个新娘子,就因为山高地远路难行。也确实是条件太艰苦,我嫂子生下孩子就走了,四岁半的侄女到现在都还没见过妈妈。”

  “现在我也到了娶媳妇的年纪,因为扶贫搬迁,生活越来越好,越来越有奔头了,娶媳妇也不是啥难事了。”李小强笑着说他终于过上了想要的幸福生活。

  产业帮扶留住村里人

  “桦林镇兰沟新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2016年启动建设,占地面积55.15亩,主要安置桦林镇自然环境最差的几个村的贫困户。房屋建设标准为60平米、80平米和100平米。在建设的时候,我们综合考虑科学选址,安置点距离镇上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都非常近,搬迁户子女上学非常方便。”桦林镇镇长麻彦林说。

  搬了新居,还要住得安稳。随着这些村民落户新家,为了让他们有生计、能致富、留得住,除了政策福利红包,镇上还认真谋划后续产业发展,开设了“扶贫车间”,吸收18名妇女就近就业,人均月工资2200元以上。村里还建设了农业产业园,引导村民种植以冬花、柴胡、党参等为主的中药材750亩,亩均增收4000元。

  房屋建设标准为60平米、80平米和100平米。在建设的时候,我们综合考虑科学选址,安置点距离镇上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都非常近,搬迁户子女上学非常方便。”桦林镇镇长麻彦林说。

  搬了新居,还要住得安稳。随着这些村民落户新家,为了让他们有生计、能致富、留得住,除了政策福利红包,镇上还认真谋划后续产业发展,开设了“扶贫车间”,吸收18名妇女就近就业,人均月工资2200元以上。村里还建设了农业产业园,引导村民种植以冬花、柴胡、党参等为主的中药材750亩,亩均增收4000元。村民焦召平以前出门打工要走很远的山路,搬迁到兰沟新村后,她在家门口的“扶贫车间”工作,离家近还能照顾老人和小孩。

  李小强给记者算了算他们家一年的收入:哥哥因照看孩子今年打工挣了18000元,他自己打工挣了近3万元,种植的中药材卖了2万元,再加上1万元的能繁母畜引种养殖补贴和3000元的光伏发电补贴,总共收入8万多元。折算下来,5口人人均收入1万多元。

  “原来家里种麦子,只是供个口粮,好多年都没有收入了。现在种植中药材,再加上各种补助,2018年我收入6万多元。”原陈咀村村民陈锁定告诉记者,今年他想扩大中药材种植面积,增加家庭收入,大步迈进小康。

  据麻彦林介绍,2016年,兰沟新村将450亩土地流转给了返乡能人,栽种花椒套种中药材。五年后见效益时,将给全村70户村民分红,每户承包5亩,按保底价45元每斤的价格统一收购,今年是种植的第三年。“男劳力可以种植花椒和中药材,妇女就在家门口的‘扶贫车间’从事服装加工,保障了贫困群众搬迁后有收入。”麻彦林说,除了发展产业,光伏扶贫项目还为70户搬迁户每户分红3000元,为3个贫困村每村分红1.5万元。通过多渠道努力,真正实现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相关新闻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

1   降压供水公告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2018年享受政府特
3   兰州:黄河里冲出一条一米长的娃娃鱼
4   林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积极
5   省食药监局:效价指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未流入甘肃
6   每日甘肃网7月22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7   【全国网媒看平凉】探访崇信龙泉寺 感受文化旅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