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天水  >  秦州区

秦州关峡村竹编工艺编出致富路

 2019/01/04/ 10:33 来源:天天天水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秦州区立足产业扶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取得良好成效。大门镇关峡村守着绿水青山,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传统手工艺,给村民带来了致富的门路和希望,拓宽了脱贫增收的渠道,在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帮助下,走出了一条竹编工艺品的致富路。

  关峡村位于大门镇南部约2公里,距市区67公里,村庄坐落在生态林缘区,耕地面积1836亩,林地面积1700余亩,村民收入以传统农业、劳务经济和竹编产业为主。全村共有279户1338人,截至目前还有未脱贫户43户209人,是深度贫困村。

  2017年11月,天水市秦州区卫生与健康局干部李继鹏到关峡村任第一书记兼帮扶工作队队长。经过认真调研,他认识到没有产业支撑的扶贫,就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

  如何选择一个“服水土”、“有市场”、“见效快”的产业?他带领驻村帮扶工作队开始了挨家挨户的走访,在走访中发现关峡村自古就有竹编的传统,祖祖辈辈几乎都是以竹编手艺为生,这让他在帮扶工作上有了新的思路。

  在筹备过程中,李继鹏也遇到了一些困难,由于村民们做出来的竹编品大多为簸箕、背篼等农村比较实用的农具,而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使用这些古老农具的人越来越少,这些农具已然没有了销售市场,这门手艺也面临失传。

  传统竹编款式的落后、销量萎缩、即将面临失传这些问题并没有让李继鹏气馁。他一有时间就走访村里的竹编艺人,了解制作过程,和他们交朋友,并把网上销量高的竹编产品的图片发给同学、朋友征求他们的意见并归纳整理,确定了关峡竹编产品转型的方向,即针对城市消费者生产居家实用型、艺术型的竹编产品。并从网上选择打印了一些竹编的款式设计图纸,详细的标注了尺寸和规格,找到村里竹编技术好的村民张永红跟他一起创作新型竹编品。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新设计的8小竹笼制成了,但由于销路问题,村民们还是不敢大胆尝试。李继鹏认识到继续峡竹编产业的发展不能好高骛远,只能循序渐进,先要解决没人愿意编制新型竹编的问题。他找到了关峡村文书张润生,得知早在2013年就成立过一个润生竹编工艺农民专业合作社,由于缺乏专业性的指导和支持,以及大量传统竹编艺人的外出务工,合作社自从成立以来,一直处于停滞状态。这让李继鹏再一次有了想法,他积极与合作社负责人张润生探讨、交流,引导合作社在产品设计上大做文章,由原来农村常用的农具向现代都市人青睐的日用竹编工艺品发展。通过一番改良、摸索,张润生的合作社编制出了广受市场青睐和大众喜爱的果盘、花篮、小竹箩、小提笼等现代竹编工艺品。

  与润生竹编工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作不仅解决了合作社一直以来销路打不开的问题,也让村民们尝到了甜头。村民们逐渐意识到,要发展就必须要转型。积极加入合作社的人多了,在农闲时间编织竹制品的人也多了起来。

  为了进一步扩大销路,关峡竹编合作社又将关峡竹编做到了线上,开了网店,实现了网上销售。张照杰是关峡村的一名90后大学生,大学毕业后本想外出工作的他,看到了竹编销售的前景,开了关峡竹编网店,将竹编产品卖到了全国。

  不仅如此,关峡竹编作为精准扶贫特色产业还参加了2018年伏羲文化旅游节的商品展销会,后又被邀请参加兰洽会的展销,两次展销会上,竹编产品火爆热卖。并在2018年9月13日,关峡竹编参加了在山东济南举办的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关峡竹编因造型古朴、做工精细、历史悠久,被竹编同行赞誉为“竹编中的活化石”。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

1   降压供水公告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2018年享受政府特
3   兰州:黄河里冲出一条一米长的娃娃鱼
4   林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积极
5   省食药监局:效价指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未流入甘肃
6   每日甘肃网7月22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7   【全国网媒看平凉】探访崇信龙泉寺 感受文化旅游融合